現在電商平臺上有不少直播切片帶貨,就是將頭部主播直播帶貨時的講解視頻截取剪輯,制成新的短視頻,并附帶相關商品鏈接后發布,以此來獲取收益。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直播切片帶貨消費進行了調查,發現直播切片帶貨亂象叢生,未授權“野生”賬號冒充官方、切片內容與關聯商品張冠李戴等問題突出。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在調查中,安排體驗人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在多家電商平臺進行消費體驗。結果發現,切片賬號數量龐大,且名稱雷同、內容相似,有授權賬號和無授權賬號混雜一起,消費者難辨真偽。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體驗員:它往往會以一些某某知名主播加一些后綴的方式來命名,我們在體驗中也去隨機截取了一些部分的切片賬號,向官方的客服咨詢,客服也表示并不是所有的這一類相似的賬號都獲得了他們的授權。
此外,切片內容還存在“張冠李戴” ,誤導消費者的現象。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體驗員:這是兩款我們分別在官方賬號和切片賬號所購買的鐵鍋,二者其實是完全屬于不同的品牌,從分量上來說二者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官方的會更有分量一些,鍋蓋的做工,從光澤度以及做工細節上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切片賬號下的這款手柄,它的做工是有凸起的,把手也稍微有一些黏手。
江蘇省消保委監督部主任 趙鑫:這些行為涉嫌侵犯主播的肖像權,以及涉嫌違反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的規定,如果消費者是基于對主播的信任,在一些非官方的賬號里面,或者是沒有授權的賬號進行產品的購買,其實也是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
針對調查發現的亂象,江蘇省消保委建議主播及切片公司健全授權機制,統一授權標準,設置獨家標識并定期公示名單。平臺還需完善審核機制,加強實名認證和違規處置。建議消費者盡可能選擇官方渠道購買,避免上當受騙。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