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30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30日獲悉,上海非銀金融調解中心(下稱: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以完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作為優化金融營商環境、完善多元解紛體系的一項關鍵舉措,該中心致力為融資租賃、信托、保險等非銀金融領域提供專業、高效的調解服務。中心的啟用標志著上海在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爭議解決軟環境方面邁出堅實一步。中心主任孫瑜表示,中心將致力打造專業、高效、中立的第三方平臺,為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非銀金融糾紛提供優質的調解服務。據悉,中心聘請的首批專家庫成員陣容強大,涵蓋多領域資深專業人士。
據了解,當下,非銀企業糾紛的核心訴求圍繞“降本止損、效率優先、風險隔離、關系維系”四大維度展開,包括:高效實現債權回收,降低資金鏈風險;嚴控解紛成本,規避隱性損失;追求結果確定性,強化執行保障。企業首要訴求是快速盤活沉淀資金,大部分債權人只需明確債務歸屬與擔保責任,更追求短周期回款以規避自身資金風險,對糾紛解決的時效性有了高要求。同時,企業更青睞成本更低的解紛方式,希望通過保密機制隔絕糾紛對商業信譽的沖擊,避免“贏了官司輸了經營”。
中心聚焦非銀行金融領域的商事糾紛,涵蓋傳統與新興金融業態。據了解,中心流程上以“快速破局”為核心,多數案件2周內即可辦結,遠快于訴訟數月甚至數年的周期;費用僅為訴訟的約一半,且推行“階梯式收費”,大幅降低企業解紛成本;同時,線上調解與靈活的時間安排,能減少企業人員因糾紛投入的精力,適配商業組織高效運轉的需求。
與訴訟“非勝即負”的對抗性不同,中心以“解決問題而非追究責任”為理念,聚焦企業商業本質。中心通過定制化方案(如分期付款、資產重組等),既能幫助企業實現債權,又能避免合作方經營崩潰,留存長期商業合作可能,本質是對“維護商業關系”的重視。
在儀式上,上海市融資租賃行業協會、上海市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協會以及相關律師事務所作為加盟單位獲頒認證牌。加盟單位方面表示,未來將在金融等商事領域積極推廣“調解優先”理念,努力推動商事爭議先行調解。
據了解,上海非銀金融調解中心的成立,是完善地方金融治理與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未來,中心將充分依托專業團隊與專家智庫,為各類金融主體提供更加靈活、高效、平和的糾紛解決途徑,助力構建健康、穩定的金融生態圈。上海東方國際商事調解院(簡稱:調解院)主任汪怡群表示,為進一步推動非銀金融領域的糾紛高效化解,調解院正式成立了中心。汪怡群期待中心為優化區域金融法治環境、促進金融業穩健發展貢獻專業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