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鋒 甘俊斌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基,國家富強之本,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市堅持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堅持從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入手,著力在防病、看病、吃藥、報銷、生育等方面出實招、求實效,全市醫改惠民力度不斷加大,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更加凸顯,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日趨健全,醫療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綜合防控的“大衛生”格局鞏固完善,群眾健康狀況持續改善,城鄉居民主要健康指標與全省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
堅持預防為主,讓群眾未病先防病
多年來,我市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以實施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重點,積極構建健康大堤,從源頭上保障了群眾健康。目前,全市建立起市、縣、鎮、村四級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占職工總數的26%以上,服務項目覆蓋所有常住人口和生命全周期,項目種類由9類增加到12類45項,人均補助標準提高到45元,嬰兒死亡率由3.57‰下降至2.22‰,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20/10萬以內,群眾健康素養大幅提升,人均預期壽命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始終把做好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積極順應城鎮化發展新常態新要求,高規格推進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力度,中心城市創建為省級衛生城市并通過復審驗收,省級衛生縣城實現全覆蓋,國家衛生縣城增加到2個,省、市級衛生鎮達到124個,完成農村改廁12.6萬戶,大大改善了城鄉居民的健康環境,為亮麗秦嶺最美是商洛城市品牌注入新的內涵。
商洛地處秦蟒山區,各類傳染病和地方病高發,嚴重危害群眾健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防控對策,強化衛生應急處置,徹底扭轉了落后局面。“十二五”末,我市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高達99.78%,乙丙類傳染病發病數和發病率分別下降385人和4.5%,高血壓、Ⅱ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的規范管理率均達到90%以上,重大傳染病得到有效防控,慢性病、重性精神病實現規范化管理,地方病危害基本消除。
改善看病條件,讓群眾診療更滿意
我市注重加強醫療服務能力建設,緊緊圍繞讓群眾方便看病和看得好病目標,不斷健全服務體系,強化質量監管,促進資源下沉,以優質服務贏得了群眾滿意。
我市著力加快服務體系建設,多方籌資10多億元用于各級醫療衛生計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市精神病院建設、市婦保院遷建等中心城市醫院建設項目進展良好,市中心醫院住院樓和商南、山陽縣醫院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并相繼投用,全市醫療單位普遍改造提升,城鄉醫療衛生機構面貌煥然一新。大力實施“三萬工程”,累計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生600多名,先后選派1042名基層臨床醫生參加全科醫師培訓。認真落實社會資本辦醫政策,下放審批權限,累計審批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21家,基本滿足了群眾的多元化健康需求。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量達到3007個,床位數由每千人2.54張提高到4.57張,衛生計生從業人員17435人。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積極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控制體系,6個縣中醫醫院創建為“二級甲等中醫院”,85%鄉鎮衛生院都開設了中醫科、針炙理療室與中藥房,75%村衛生室能提供中醫藥服務,優質護理服務病房覆蓋率達90%以上,入出院診斷符合率連續5年保持在95%左右,無償獻血率、成分輸血率分別達到100%和99%以上,“三調解一保險”工作成效明顯,首次評選表彰商洛最美醫生、最美護士和最美鄉村醫生34名,醫療質量穩步提升,醫德醫風持續好轉,群眾就醫感受不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