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9日電 (劉夢青 郭超凱)11月9日是中國全國消防日。“十四五”期間,中國新建政府專職消防隊6692個,新招錄政府專職消防員11.4萬人,隊伍總規模達25.5萬人。
與此同時,中國建有企業專職消防隊3260個,隊員8.1萬余人。不斷壯大的專職消防力量,與近22萬人的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緊密配合,共同織就一張覆蓋城鄉的消防網絡。
在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之外,中國為何還大力推動政府和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建設?
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專職隊管理負責人宗軍榮在接受中新社采訪時道出背后的現實考量: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各類災害事故風險交織疊加,防控壓力持續增大,僅靠“國家隊”已難以滿足“全災種、大應急”的救援需求。
近年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救援職能從傳統滅火拓展至洪澇、地震、泥石流等“全災種”救援,年接處警量從2018年的118萬起增至2024年的235.8萬起。
與日益增長的救援需求相比,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規模近22萬人,不足全國人口的萬分之二,遠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一些偏遠地區常面臨“遠水難救近火”的困境,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伍成為填補基層救援空白的關鍵力量。而在大型危化企業,特殊災害事故處置需要專業應急力量,這些需求共同推動多元化消防力量的建設。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安全監督處處長王馳從企業角度分析稱,危化企業生產工藝復雜、風險點多、事故后果嚴重,僅依靠外部消防救援力量難以在“黃金救援時間”內有效控制事態。需要建立專業的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實現快速響應、精準處置,推動企業從“被動應急”向“主動防控”轉變。
面對諸多現實需求,推進消防力量多元化建設成為必然選擇。2023年1月,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印發意見,對大型危化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建設進行安排部署。同年10月,應急管理部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意見,全面推進地方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建設發展。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與政府、企業專職隊伍并非各自為戰,而是通過聯勤聯訓聯演機制,實行統一調度指揮,發揮專職隊分布廣泛、機動靈活的優勢,形成“國家隊”和專職隊“一主多輔”作戰體系。
以北京實踐為例,該市推行初戰聯戰模式:火災發生后,政府專職隊先期救人控火,“國家隊”到場合力攻堅,半小時滅火成功率達98.2%。
實戰數據可印證專職消防隊伍的作用:2024年,政府專職隊伍共參與處置各類警情73萬起,占警情總數的30%。江蘇、浙江等省份政府專職消防隊參與處置的滅火救援警情占比達60%。
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在消防救援中同樣展現專業價值。2023年遼寧盤錦浩業化工“1·15”重大爆炸著火事故中,中國石油遼河油田消防支隊依托聯防機制,5分鐘內出動4車28人,與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協同作戰,迅速開展工藝隔離和冷卻抑爆,有效控制火勢蔓延,未造成次生災害。
據統計,上述意見自實施以來,各企業專職消防隊參與處置各類警情1.7萬次,疏散搶救被困人員1100余人。
“十四五”以來,中國持續構建各司其職、互為補充、協同作戰的多元化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各類應急救援隊伍戰斗力加快提升。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宗軍榮表示,多元化消防力量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既有效填補力量缺口,更全面提升整體滅火救援戰斗力與綜合應急救援效能,為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提供堅實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