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1月4日電 (楊迪 李詠琪)記者4日從寧夏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上獲悉,目前,寧夏精準培養基層“法律明白人”7.7萬余名,公民對法治的認同感明顯提升,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逐步形成。
新聞發布會現場。李詠琪 攝“十四五”以來,寧夏多措并舉為群眾提供“家門口、一站式”貼心法律服務,建成覆蓋區市縣鄉村五級、總數超過3100個的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依托數字技術構建“寧夏公法云”線上法律服務平臺,在重點工業園區和商務圈示范建設營商環境法治化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百所聯百會”“百名律師進千企”等服務活動,為企業把脈問診、防范風險、紓困解難,以便捷普惠的法治服務拉滿全民法治獲得感。
同時,寧夏持續擦亮“塞上楓橋”人民調解品牌,5年來,2.1萬人民調解員成功調解矛盾糾紛20.79萬件,真正把矛盾糾紛有效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此外,寧夏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5年來共辦結行政復議案件9300余件,糾正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1200余件,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依法行政、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