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0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升了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臨床獲益,為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簡稱:肺鱗癌)患者帶來了免疫聯合抗血管協同抗腫瘤療法的全新更優選擇。
上海市胸科醫院腫瘤科學術帶頭人、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陸舜教授領銜開展研究探索了全球首創“腫瘤免疫+抗血管生成”雙特異性抗體——依沃西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和安全性,開啟了晚期肺鱗癌治療的新格局。相關治療模式成功填補了抗血管生成藥物在肺鱗癌治療中的關鍵空白,實現了該領域的重要升級。
陸舜教授在2025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2025)大會上發布研究成果。(上海市胸科醫院供圖)據悉,依沃西單抗是中國自主研發的PD-1/VEGF雙特異性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相較于傳統的免疫藥物,它既擁有抗腫瘤治療效果,同時又能避免抗血管生成藥的出血問題。
北京時間10月19日,相關成果在知名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同日,該研究還作為最新突破性摘要(LBA),在2025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2025)大會上被發布。
據悉,肺鱗癌占非小細胞肺癌總發病數的35%,約70%的肺鱗癌患者在確診時已為晚期,傳統的化療療效有限,5年生存率不足10%,總體預后較差。隨著免疫治療發展,PD-1單抗聯合化療成為廣泛認可的一線治療標準方案。然而,這一治療模式也面臨諸多尚未解決的臨床困境,患者生存期陷入瓶頸,抗血管生成藥物由于出血風險無法應用等。因此,臨床亟需更具突破性的一線治療策略,實現療效與安全性的雙重優化。
在相關研究中,陸舜教授團隊隨機分配患者接受依沃西單抗聯合化療或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依沃西單抗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1.14個月,而替雷利珠單抗組僅為6.9個月。在安全性方面,依沃西單抗組突破性地改變了既往抗血管生成藥物在肺鱗癌治療上高出血率的“困境”。研究結果證實,依沃西療法取得了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歷史上最佳的無進展生存期,大大延長了此類患者的生存時間,實現了療效與安全性的雙提升。
陸舜教授表示,此項研究不僅推動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向前邁了一大步,也是全球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有望重塑全球腫瘤治療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