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阿拉山口海關監管下,一批超273噸、以保稅方式進境的銅精礦在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內開始混配作業,標志著全國首個獲批的陸路口岸銅精礦“保稅混礦”業務正式落地阿拉山口口岸。
“保稅混礦”就是企業將從國外運進來、暫未繳納稅費的多種礦產品,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礦產品成分比例,混配成符合國家標準的銅精礦后,再將產品出售至國內企業或轉賣至其他國家的一種業務模式。
添馬行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國家批準的保稅混礦試點項目企業之一。該公司總經理李闖告訴記者,“保稅混礦”業務開展之后,不僅可壓縮企業通關時效,有效降低運輸成本,還能精準匹配下游冶煉企業的“個性化需求”,真正做到按需生產。
“保稅混礦”業務是新疆在外貿發展上大膽創新、滿足企業實際需求的生動實例。近年來,新疆充分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優勢,著力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推動外貿實現高速增長。“十四五”期間,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連續跨過3個千億元臺階。今年前8個月,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達3563.1億元,增長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