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平頂山10月20日電(王佳寧)“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汝瓷,原來只在歌曲里聽過,一直想象天青色到底有多美,今天終于見到了!”19日,在位于河南平頂山的中國汝瓷博物館內,臺灣自媒體人周晶在一件件瓷器前駐足,用鏡頭將它們記錄下來。
19日至24日,由河南省臺辦組織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看河南”2025兩岸媒體聯合采訪團,赴平頂山、鄭州、許昌、南陽、駐馬店對農業、食品、醫藥、零售等優勢產業及文旅發展、環境保護等進行實地采訪,著墨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汝瓷是中國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復雜燒制工藝和“雨過天青”的絕美釉色聞名。平頂山汝州生產汝瓷歷史悠久,位于當地的中國汝瓷博物館,是此番活動首站。對此期待已久的兩岸媒體人,在2800平方米的博物館展廳里,邊走邊拍。
圖為臺灣自媒體人觀賞汝瓷。 王佳寧 攝“天青色源自這里?”“這是什么鵝頸瓶造型?”……兩岸媒體人的疑問結合講解人員的解答,構成了一條條短視頻,在他們的社交平臺進行傳播。
參觀過后,兩岸媒體人走進汝州宣和坊汝瓷有限公司的制作車間內,體驗汝瓷的傳統制作技藝。臺灣自媒體人王裕慶彎腰在一排剛剛出窯的汝瓷前側耳傾聽,“汝瓷開片是整個生產過程最精彩的部分,這種聲音令人心情平靜”。
周晶在觀摩、體驗汝瓷制作的過程中感慨道,匠人身上的工匠精神,在工業文明發達的現代也同樣值得我們兩岸年輕人學習。
臺灣自媒體人陳靖坤建議,要多讓兩岸孩子們來體驗一下這種有溫度的古老技藝,對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大有益處。臺灣衛視記者吳星辰則表示,未來希望能有越來越多同汝瓷一樣的中華傳統技藝,通過電視劇、電影、流行歌曲等多元形式進入兩岸人民生活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