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9月18日電 (記者 王君妍)記者18日從天津市教委獲悉,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深化思政課教學與文化藝術融合創新探索,一場以紅色經典歌劇為“教材”的大型原創藝術“大思政課”《信仰的顏色》日前在天津市紅旗劇院成功首演。
圖為活動現場。(天津市教委供圖)《信仰的顏色》藝術“大思政課”,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教育兩委、天津市委網信辦、天津市委黨校聯合主辦,天津城建大學、天津財經大學、河東區教育局、天津市第一中學與天津歌舞劇院共同承辦。載體形式不僅打破了傳統思政課的形態壁壘,將講臺延伸至舞臺,將教材轉化為劇本,而且通過思政課教師與藝術教師“雙師同臺”的獨特形式,引領學生穿越時空,沉浸式地體驗革命歷史的波瀾壯闊。
來自天津市第一中學的思政課教師薛洪國以“信仰的顏色”為主線,巧妙地選取了五個紅色意象作為教學切入點,通過對歷史背景的深刻剖析和理論內涵的精準闡釋,引領學生深刻思考信仰的真諦。來自天津歌舞劇院的藝術教師王若晨與專業歌劇演員們的表演,則通過一幅幅生動鮮活的“有聲畫卷”,將思政課教師的講解內容進行了具象化、藝術化的呈現。
當天的演出,在各學段學生們中引發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和思想震撼。當《紅梅贊》的旋律最后響起時,全場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來自天津城建大學2022級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生向藝靈同學分享道:“薛洪國老師的講解為我們構建了清晰的歷史脈絡和理論框架,而歌劇表演則讓我們仿佛親歷了那個時代。這種講解加藝術的表現形式,深深地觸動著我們的內心,震撼著我們的靈魂。”
天津市教育兩委學生處處長楊明表示:“如何讓紅色歷史‘活’起來,讓革命精神真正走進青年學生的心里,是新時代思政課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信仰的顏色》藝術‘大思政課’,創新性地將歌劇藝術形式作為思政課生動教學素材,活用各類社會資源,有效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是深化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的有益探索。今后,我們將持續不斷推出更多像這樣的思政‘金課’,真正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