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奔涌向前,網絡安全民心所向。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分論壇上,個人信息保護成為重要主題之一,引發廣泛關注。我國高度重視個人信息保護,相繼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明確了個人信息處理的基本原則,賦予公民對個人信息的知情權、刪除權等權利,為個人信息保護提供了堅實支撐。
盡管法律框架已搭建,但在現實生活中,個人信息保護仍面臨嚴峻挑戰。為追求商業利益,一些企業肆意收集、濫用、泄露用戶信息現象依然存在。部分平臺在用戶安裝App時要求獲取大量個人信息使用權限,有的企業在數據共享、交易過程中未對用戶信息進行有效保護,一些不法分子竊取公民個人信息用于電詐、盜竊等活動,嚴重威脅公民合法權益。因此,進一步加強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勢在必行。
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大執法力度,深入開展宣傳,有效防范和打擊侵犯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活動。一方面,要通過開展專項行動,深挖犯罪鏈條,斬斷伸向個人信息的“黑手”,形成強大震懾;另一方面,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個人信息保護宣傳活動,充分利用電信日、法治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時機擴大宣傳覆蓋面,綜合運用線上線下手段宣傳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深入社區、學校、企業等場所傳播安全知識。此外,相關部門還應加強協作配合,健全完善網絡安全綜合治理體系,實現對個人信息的全方位、全流程保護。
守護個人信息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有關企業平臺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不忘社會責任;要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完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規范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儲、傳輸等環節,真正做到合法合規、安全有序處理用戶信息。公眾要提高網絡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不掃描來路不明的二維碼、不輕易向他人透露個人敏感信息、謹慎連接公共WiFi。如果個人信息被侵害,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個人信息保護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相關部門、企業平臺和廣大網民都是不可或缺的制勝力量。大家應當攜手共進,以法律為劍、以技術為盾,守好個人信息安全防線,讓數字生活更安心、更美好,為高質量發展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環境。
(來源:人民公安報,作者單位:首都機場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