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4日電 (汪俐辰)以“重塑增長引擎:創新驅動下的全球競爭力”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企業論壇中外企業家對話會3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央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智庫、國際組織及駐華使節等近170位代表參加對話會。與會嘉賓認為,創新正成為重塑全球增長動力的關鍵變量,中外企業應深化合作,共促可持續發展與開放共贏。
11月3日,第八屆中國企業論壇中外企業家對話會。 (主辦方供圖)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李鎮在致辭中表示,企業是全球經濟體系的關鍵一環,要以創新重塑增長動能,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的不確定性,在產業革命的浪潮中爭取主動、把握未來。國務院國資委支持中央企業持續優化科技創新機制、健全完善激勵約束體系,全力營造開放包容、富有活力的創新生態。
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博爾格·布倫德表示,中國企業在塑造全球創新格局、推動可持續發展、加強國際合作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要把握人工智能革命與數字經濟的巨大潛能,推進綠色與數字的“雙重轉型”,培育具有包容性、可持續性和韌性的創新體系。
圍繞“創新驅動與企業可持續發展新路徑”議題,中國華能、中國歐盟商會、華為、西門子能源有關負責人分享實踐與思考。
中國華能副總經理李啟釗表示,ESG理念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相符共通,公司將ESG理念融入發展戰略,愿與國內外各方一道,加快實施非化石能源替代行動,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保障全球清潔能源產供鏈安全,攜手推進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詹尼·迪·喬瓦尼表示,特高壓電網等電網現代化改造,對于實現綠色電力規模化穩定供應至關重要。需推動綠色電力證書與計量體系跨境互認、拓寬綠色金融參與渠道。中國的市場規模、創新生態及綠色政策為企業轉型提供便利,歐洲企業可憑借成熟技術、ESG管理經驗和循環經濟專長,與中國實現優勢互補。
華為高級副總裁楊友桂表示,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是當前世界三個確定性的方向。企業只有將ESG理念真正落地,才能形成可持續競爭力。
西門子能源大中華區西門子歌美颯執行董事馬優表示,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應將ESG原則融入核心戰略,大規模擴展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擴大電網規模,使其更加智能和具備韌性,在難減排的行業提升能效并推動電氣化。
在“創新開拓全球市場機遇”討論環節,中國化學工程總經理鄧兆敬表示,中外企業應持續探索合作機遇,以更好地助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共建升級,真正將全球產業鏈打造成為“世界共贏鏈”。
法國電力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萬麗荷表示,法國電力集團在第三方市場合作過程中,與中國伙伴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在復雜地緣政治挑戰中有效規避風險。為提升產業鏈韌性和抗風險能力,中外企業可建立區域供應鏈協作網絡,推動標準化與數據共享,構建開放協作的產業集群或生態系統。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表示,目前全球供應鏈正在進行深度調整,但脫離中國的供應鏈是不經濟的,只有開放合作的供應鏈,才能帶來共贏局面。中外企業可以在更多第三方國家開展互利共贏合作,共同為推動世界繁榮發展做出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