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11月4日電 (林永傳)由中俄數字經濟研究中心發起并主導的“中俄數字經濟智能計算聯合實驗室”3日在廈門揭牌。同時,兩個由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推薦的尖端技術產業化項目于此間啟動。
圖為揭牌和啟動儀式。廈門工信局 供圖本次揭牌的“中俄數字經濟智能計算聯合實驗室”是中國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重要成果。該實驗室由中俄數字經濟研究中心攜手廈門大學、莫斯科大學共同建設,將以打造“中俄跨媒體內容分析與可信數據交互平臺”作為重點方向。其中,核心應用“中俄文書輔助助手”將有針對性地破解跨境數字經濟領域的多語言輿情分析成本高、跨文化溝通障礙等難題,為跨境數字業務高效開展提供支撐。
同步啟動產業化的兩個俄方項目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瑞弗龍”新材料項目依托莫斯科大學創新技術,開發的系列膜材料在超濾、納濾等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突破,預計產業化后將形成年規模約10億美元市場;“新泰利”人工智能化學信息系統則通過AI技術賦能新藥研發,有望將研發周期縮短3至4年,降低成本約20%,目前已做好在金磚國家市場推廣的準備。
莫斯科大學副校長尤里·馬澤毅表示,這些研發成果的取得得益于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提供的合作平臺,標志著中俄科技合作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這些項目在數字經濟應用領域具備規模化推廣的巨大潛力,能夠為產業合作伙伴提供合作賦能。
這些項目成果充分展現了金磚國家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正朝著更加務實、深入方向邁進。通過匯聚中俄優質創新資源,打造“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落地”全鏈條合作模式,為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范例,必將為構建創新包容的金磚合作新時代注入強勁動力。
中俄數字經濟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9月,由廈門市人民政府、廈門大學與俄羅斯高校三方共建,2024年新增掛牌“金磚創新基地數字經濟研究中心”,被納入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框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