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1月2日電 (記者 儲瑋瑋)第二十二屆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2日在安徽合肥開幕。來自全國農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學生及企業代表共計19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大會現場。中國作物學會供圖本次年會以“科技創新助力農業強國建設”為主題,聚焦作物科學技術前沿與農業強國建設實踐中的關鍵問題,邀請國內作物科技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分享最新研究進展與學術見解,圍繞作物基因挖掘與分子育種、作物種質資源與種業創新、綠色豐產高效栽培與鄉村振興、信息與智慧農業等領域展開深入交流與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作物學會理事長萬建民在致辭中指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已經進入世界第一方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63.2%,農作物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6%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5%,為農業強國建設提供了堅實支撐。
萬建民說,一年來,我國作物科技領域取得系列突破,發布了全球首個面向生物育種的自主科學發現系統——“豐登·基因科學家”智能體,首次在植物底盤中構建了快速且通用的體內定向進化系統GRAPE,常規早秈稻新品種“中組100”刷新全國早稻單產紀錄,新疆玉米綠色“噸半糧”示范田實現產量新突破,這些創新成果充分展現了我國作物科技工作者的卓越智慧。
開幕式現場,頒發了2025年度中國作物學會科學技術成就獎和2024—2025學年袁隆平追夢獎學金。
大會由中國作物學會主辦,安徽農業大學承辦,水稻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物基因資源與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安徽省作物學會協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