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昱
北京時間10月30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3.75%至4.00%之間,這是繼其9月份降息25個基點后連續第二次降息。同時,美聯儲宣布將于12月1日起結束資產負債表縮減(即“縮表”,下同)操作。
“本次美聯儲降息依然屬于‘預防式降息’,近期‘通脹低于預期’疊加‘就業明顯疲軟’的數據組合為本次降息提供了支撐。同時,近期美國貨幣市場流動性壓力持續累積、準備金規模接近流動性閾值,加大了停止縮表的必要性。”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綜合來看,美聯儲貨幣政策在數據真空與需求減弱的雙重約束下,寬松取向實際上更具合理性,美聯儲在本次議息會議中作出降息決議,不僅符合市場預期,也體現了其對現實約束的主動應對。”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如是對記者表示。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政策聲明中表示,可用指標顯示美國經濟活動以溫和的速度擴張。今年以來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略有上升,但截至8月份仍處于較低水平,更近期的指標與這一趨勢一致。通脹較年初有所上升,仍處于相對高位。FOMC重申其雙重使命——實現最大就業和長期2%的通脹目標,并強調“近幾個月就業方面的下行風險有所上升”,構成此次降息的主要依據。
此次降息后,美聯儲在12月份將舉行今年最后一場貨幣政策會議,但展望后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發布會上表示,需要考慮12月份利率行動的不確定性,12月份的利率下調并非定局。
“鮑威爾最出人意料的‘鷹派’表態暗示市場不應預期美聯儲將在12月份再次降息。”威靈頓投資管理發布的研報認為,鮑威爾指出支持當前降息的呼聲占絕對多數,但對于進一步降息存在明顯分歧。
事實上,10月份貨幣政策決議的投票已顯示出美聯儲內部政策立場分化的趨勢。此次決議投票結果為10票贊成、2票反對,其中堪薩斯聯儲主席杰弗里·施密德支持維持利率不變;美聯儲理事斯蒂芬·米蘭認為應降息50個基點。
“考慮到美聯儲短期對就業的重視大于通脹,12月份仍有望再度降息。”白雪分析稱,不過,12月份降息也并非板上釘釘。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9月份至10月份的降息是風險管理式降息,12月份會議上進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并非必然結果”,以及“越來越多美聯儲官員希望推遲降息,認為至少應該等待一個周期”,這表明當前美國經濟數據嚴重缺失,很可能成為美聯儲后續暫停降息、維持謹慎觀察防止“盲判”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程實認為,面對經濟風險的增加,美聯儲在未來可能在時間序列和規則維度兩個層面加快寬松節奏。預計今年12月份再降息25個基點,2025年共計降息75個基點。2026年或再降息50個基點至75個基點,使聯邦基金利率接近更中性的水平。此后美聯儲可能保持一段時間的觀望立場,以評估貨幣政策傳導、財政與金融雙重不確定性對經濟的持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