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9日電 交通運輸部29日上午舉行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徐文強在會上介紹,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是“人工智能+交通運輸”的技術底座,是基礎性的戰略資源,是一個能思考、會分析、善決策的“聰明的大腦”。
徐文強表示,這個大模型,將深入融合交通運輸行業知識,深刻理解行業復雜場景,深度創新交通運行范式,為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規劃、運輸組織調度、安全應急保障、公眾出行服務等全鏈條業務,提供智能支撐,全面推動行業從傳統經驗驅動向數據智能驅動轉變,從單點技術應用向系統智能升級邁進。
徐文強特別說明,交通運輸部建設的交通大模型,不是特指某一個具體的產品,而是采用“1+N+X”架構,統籌各方創新力量開發的面向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的算法庫、數據集和工具鏈。當前,交通運輸部將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推動大模型建設:
一是打牢基礎模型底座。制定出臺《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建設方案》,進一步明確大模型建設模式、主要建設內容,以工程化方式推動基礎模型建設,抓緊構建包含算力調度、知識中樞、訓練推演、評測認證等功能的共性技術底座,為垂域模型和智能體開發奠定基礎。
二是打造開放創新平臺。交通運輸部啟動了首屆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智能體創新應用大賽,通過“以賽促研、以賽促用”,激發全行業創新活力,發掘、培育一批具有實用價值的優質智能體解決方案。大賽共有748支隊伍報名參加,通過對作品的初步分析,發現了不少好的創意和場景,這顯示出“人工智能+交通運輸”的創新活力。大賽將于11月收官,預計將產生一大批“單項冠軍”。交通運輸部會及時把這些優秀成果和作品納入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不斷拓展大模型的服務深度和廣度。也希望媒體朋友們對此給予更多關注。
三是構建協同產業生態。今年8月,55家行業龍頭企業、人工智能頭部公司、高校院所發起成立了交通大模型創新與產業聯盟。下步,交通運輸部將充分發揮聯盟的橋梁紐帶作用,深化產學研用各方合作,促進技術共研、數據共享、標準共建、成果共用。同時,交通運輸部還將根據需要,動態補充大模型聯盟成員單位,讓聯盟成為大模型建設和智能體開發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