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10月29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自貿港建設以來,央企加快在瓊戰略布局,助力海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島封關運作即將啟動,央企緊抓封關機遇,加快入瓊投資步伐。海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紅艷28日表示,海南自貿港已成為央企投資的重點區域與發展“藍海”。
合作范圍覆蓋海南現代產業體系
央企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肩負特殊使命與重大責任。近年來,多場央企與海南對接活動舉辦。
李紅艷表示,海南自2020年實施“百家央企進海南”行動以來,各央企立足海南發展需求、發揮自身資源與產業優勢,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利用、貿易金融服務、交通航運發展、產業園區運營、總部經濟培育、文旅免稅等關鍵領域主動作為、率先突破,加快在海南的戰略布局。
她披露,截至目前,已有69家央企與海南省政府建立目標化、項目化的務實戰略合作關系,合作主體基本涵蓋世界500強的央企,合作領域全面覆蓋海南“4+3+3”現代產業體系。央企在海南的投資規模、經營效益等多項核心指標增幅均位居全國前列。
關鍵領域提供戰略支撐
打造全球最大的單體免稅店、合資設立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投資海上風電集群、建設國際樞紐海港……在海南,從旅游業到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從高新科技產業到能源與基礎設施領域,央企均“大顯身手”。
2023年6月,航拍全球最大單體免稅店——中國旅游集團海口國際免稅城。中國旅游集團海口國際免稅城 供圖在旅游業與現代服務業領域,中國中化、招商局集團分別深度運營南繁科技城、崖州灣深海科技城及博鰲樂城先行區開發運營平臺公司,推動形成南繁種業、深海科技、生命科學等產業生態;中國通航從中國航空器材集團無償劃轉至海南后,逐步完善海南通用航空產業布局;中交集團引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有力推動海南國際本科辦學。
在高新科技領域,央企充分依托海南在溫度、深度、緯度方面的獨特優勢,聚焦南繁、深藍、深空領域。例如,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國星網等三家央企與海南合資設立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推動海南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大唐集團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打造的海南洋浦海上風電產業園正式開工,投資建設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項目。
在能源領域,海南自貿港建設以來,中海油“深海一號”工程、海南核電二期工程、海南煉化洋浦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擴建項目,以及央企投資的海上風電、光伏產業項目等一大批支撐性項目相繼開工或建成投產,進一步完善了能源供應體系。
在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中,央企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中化橡膠板塊已與海南橡膠深度融合,推動橡膠產業轉型升級;中種集團與崖州灣國家實驗室攜手共建全國首個基因驗證體系,為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打造種業科技創新策源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緊抓封關機遇加大布局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即將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央企發揮各自優勢,緊抓封關機遇,助力海南自貿港更高水平發展。
全球最大單體免稅店——中國旅游集團海口國際免稅城近期正在舉辦開業三周年活動。通過“嘉年華式”場景創新、全品類價格讓利與科技服務升級,免稅城推動離島消費從“快速購物”向“停留體驗”轉變。
海口國際免稅城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為契機,深化“免稅+文旅”融合創新,豐富消費體驗,助力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
因持續看好封關后海南航運樞紐作用,中遠海運集團本月10日成立海南區域總部,加快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體系。
中遠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敏在揭牌儀式上表示,海南區域總部將統籌協調中遠海運集團資源,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并面向東南亞市場拓展服務。
10月27日,中遠海運“遠東-南美西”航線首航海南洋浦港。中遠海運 供圖可以預見,隨著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后更高水平開放,將有更多央企在海南投資發展。李紅艷表示,海南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協助央企解決項目建設與投資過程中遇到的要素保障、購房購車、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實際問題,為央企在海南發展創造優良的環境,推動央企以更大力度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