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 陳杭 呂少威)聚焦貿易便利化,近期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新出臺9條政策措施,主要是擴大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范圍和軋差結算業務種類,優化貿易新業態主體外匯資金結算,放寬服務貿易代墊業務管理,更大力度推動貿易創新發展。
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27日在北京舉行開幕式,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在發表主題演講時作如上表述。
朱鶴新表示,近年來,面對疫情沖擊、地緣摩擦、單邊和保護主義抬頭等多重挑戰,全球經貿活動展現出較強韌性。世界銀行數據表明,2019—2024年全球貿易總額年均增長5.4%,較上個五年提高4.6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在錯綜復雜形勢下,全球貿易依然較快增長。根據聯合國最新預測,今年全球貿易有望超33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這種韌性的背后,是科技驅動和開放合作兩大關鍵力量。
朱鶴新說,將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著力構建“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
朱鶴新表示,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推出了跨境投融資一攬子政策,近期還將發布實施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資金管理等政策,并在自貿試驗區實施集成式外匯管理改革創新,助力拓展自主開放新局面。
朱鶴新說,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提高開放條件下外匯監管和風險防控能力。加強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賦能智慧監管,強化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提升打擊違法違規活動效能,有效防范外部風險沖擊,為促進開放合作、提升經貿韌性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朱鶴新表示,國家外匯管理局將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先行先試更多首創性外匯政策,推進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科匯通”等政策提質增效,更好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和“兩區”建設,助力北京在全球經貿行穩致遠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朱鶴新還提到,北京作為祖國的首都,是全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近三年來,北京貨物貿易總額連續超過3.6萬億元,服務貿易年均增速近10%。國家外匯局將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先行先試更多首創性外匯政策,推進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科匯通”等政策提質增效,更好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和“兩區”建設,助力北京在全球經貿行穩致遠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