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南保亭10月23日電 (張月和)據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消息,第七屆“《巴黎協定》之友”高級別對話會于10月21至22日在海南保亭舉行。會議邀請了為《巴黎協定》達成和實施做出重要貢獻的高級別代表,圍繞多邊主義與氣候行動等諸多議題展開討論,促使各方攜手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會議(COP30)成功舉辦。
會議強調,在多邊進程受到沖擊的背景下,各方應以COP30為契機,在廣泛的國際合作中促進氣候行動,推動地方政府與非國家行為體更廣泛、更深入的參與,確保如期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加速全球公平公正的綠色低碳轉型。
原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致辭中表示,如今低碳轉型已成大勢,但氣候議題與國際合作正面臨新的艱巨挑戰。他指出,全球越來越多的城市、企業和民眾正以務實行動證明,氣候行動的動力源于人類對可持續發展的共同追求,而非取決于單一國家。解振華呼吁各方堅持多邊主義,推動COP30成為促進落實、加速行動的里程碑。
歐洲氣候基金會首席執行官、COP30歐洲特使勞涵斯·圖比亞娜(Laurence Tubiana)表示,盡管各國已將氣候目標納入政策并重塑投資,但全球盤點顯示,現有NDC的目標和行動力度與《巴黎協定》溫控目標相差甚遠;地緣博弈、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和氣候虛假信息正在侵蝕多邊信任。COP30必須成為各國重新團結、共示雄心的歷史時刻。
圖比亞娜呼吁尚未提交國家自主貢獻(NDC)的經濟體在COP30提交覆蓋全經濟、具備明確實施路徑的行動計劃,彰顯政治決心與集體領導力。她強調資金是關鍵驅動力,必須構建新的融資機制,讓各國獲得可負擔、高質量的清潔技術和產品,打造韌性的低碳供應鏈,確保各國共享綠色轉型利益。
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指出,《巴黎協定》生效十年來為推動全球治理發揮了關鍵作用,綠色低碳發展成為時代潮流。中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實干家和行動派,始終堅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全面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巴黎協定》的目標、原則和制度安排,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
李高表示,9月24日,中國發布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這是中國對《巴黎協定》體現最大努力制定的目標。中國還提出了能源轉型、產業發展、生態建設、適應氣候變化等系列目標,要在很短的平臺期努力完成一攬子目標,需要開放的國際環境和有利的國際政治、經濟和貿易關系。他呼吁,各締約方應團結合作,共同推動《巴黎協定》全面、持續、有效地實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