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0月23日電 (記者 李佩珊)記者23日從寧夏銀川市獲悉,銀川市以建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為抓手,創新構建“行政監管+司法維權+服務保障”聯動模式,以行政力量“守源頭”、以司法手段“護權益”、以服務保障“促提升”,護航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目前,銀川市葡萄酒國家地理標志專用企業達81家,葡萄酒年產量突破7500萬瓶,產品遠銷40余個國家和地區,先后斬獲1200余項國際獎項。
今年9月,農戶在賀蘭山東麓一處釀酒葡萄基地采摘成熟的釀酒葡萄。(資料圖) 中新網記者 于晶 攝賀蘭山東麓的“紫色產業”——葡萄酒產業,是銀川以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據悉,銀川市將地理標志保護納入《銀川市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及“十四五”規劃,形成“政策引領-標準落地-執法護航”的閉環管理體系,為葡萄酒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政策保障。目前,銀川建立了涵蓋116項標準的寧夏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開發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實現種植環境監測與質量追溯,54家用標企業100%接入系統,確保釀酒葡萄原料80%以上源自賀蘭山東麓產區。
通過“調解優先、訴訟兜底”的多元解紛機制,銀川市推動地理標志侵權糾紛“快化解、低成本、廣警示”。據悉,銀川市在全國率先設立“營商環境法治工作站”,法院、檢察院、市場監管局、司法局等部門建立“六站六聯六治”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案件平均處理周期從6個月縮短至2.3個月。
同時,銀川在全國首推葡萄酒產業“一鏈通辦”新模式,以“行政審批+行業部門+企業”服務模式整合各級涉企服務資源,通過并聯審批方式為企業節省開工時限65.7%。
此外,銀川市還成立了市級葡萄酒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推行“服務中心+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共育品牌模式,設立“5·19”銀川產區葡萄酒品牌日活動,并設計推出賀蘭山東麓產區logo、吉祥物等專屬IP,借力音樂會、馬拉松比賽等媒介推廣,形成鮮明品牌標識視覺符號,讓葡萄酒這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知曉率和“世界葡萄酒之都”建設滿意度持續攀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