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陜西勉縣10月23日電 (李一璠 李佩蓉 唐榮)金秋時節,陜西省漢中市大大小小的茶園褪去了春夏的熱鬧,靜待來年的茶香。漢中勉縣阜川鎮的制茶車間里卻一片忙碌,工人們正專注地為刺梨“填芯”,用手指拈起一小撮發酵好的紅茶,填入挖空的刺梨中,空氣中彌漫著醇厚紅茶與清甜刺梨交織的獨特氣味。
據介紹,阜川鎮海拔高,多云霧,優越的自然環境為茶樹和野生刺梨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當地百姓早已摸清了這片土地的“脾氣”,形成“春夏忙茶、秋日收果”的生活節奏。
2025年10月,陜西省漢中市勉縣一茶廠內,工人制作刺梨紅茶。 李佩蓉 攝“新鮮刺梨雖然味道好,水分足,但果皮薄得像層紙,常溫下存放不過三天就軟塌了。”阜川鎮老茶農周大爺說。當地百姓面臨的困境,陜西瓊熙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魯瓊看在眼里。
“種茶我們有經驗,刺梨又被稱為‘VC炸彈’,能不能把它們湊到一起?既解決刺梨保鮮的難題,又能豐富茶葉產品。”魯瓊說,想法一旦生根便迅速發芽,成了她心中最迫切的事。
今年上半年,她帶著茶葉參加全國各類茶博會,和來自刺梨主產區的茶商交流經驗,主動取經,最終確定用“刺梨填芯”的創新工藝來制作刺梨紅茶。
“這可不是簡單的‘茶+果’,每一步都有講究。”有著三十年制茶經驗的制茶師瞿發兵,捧著一顆填好紅茶的刺梨向記者講解。
“我們挑選那些果大飽滿的野生刺梨,和優質古樹紅茶一起在竹匾里晾曬,讓茶香悄悄鉆進果子里。等果子曬得半干,再手工一點點挖去果芯,填入吸收了果香的紅茶,最后放進恒溫烤箱,低溫烘烤40個小時。這種工藝不僅保留了刺梨富含的營養物質,更讓紅茶的茶香與刺梨的果香深度交融,形成層次豐富的獨特口感。”瞿發兵說。
來自甘肅的茶商陳軍稱,刺梨紅茶擁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優勢,果香濃郁持久,苦澀感顯著降低,酸甜味與醇厚感突出。
陜南茶區一景。 李一璠 攝今年9月,刺梨紅茶“嘗鮮”上市,截至目前已生產近千斤,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新的增收途徑。刺梨采摘、手工挖果芯、填茶等工序,吸引了不少當地村民參與,袁利琴就是其中之一,“往年春夏,我都在茶園里采茶,一到9月就閑下來了。今年不一樣,企業雇我們來做刺梨茶,增收不少,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一片茶葉、一顆刺梨,這場“金葉子”與“金果果”的浪漫邂逅,為漢中茶產業打開了品類創新的新天地。據悉,作為陜西省茶葉種植面積最廣的地市,漢中市在延伸產業鏈、挖掘附加值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從“單一綠茶”到“五色漢茶”,從“內銷為主”到“外貿亮眼”,書寫著產業提質、農戶增收的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