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2日電(記者 石睿)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21日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月度數據分析會上表示,盡管外部環境急劇變化,中國經濟穩定運行仍面臨挑戰,但政策、企業、資金的三大變化,推動市場信心修復,市場心態較此前更加穩健。
他進一步分析,政策層面,自去年9月,一攬子增量政策有效落地,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市場主體對于政策的認知邊界更加清晰確定,社會信心得到有效提振,這是一個重要變化。
企業層面,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和內部困難較多的復雜局面,企業練好內功、堅持創新、出海拓展、業務多元,從去年年底開始,中國很多產業創新和企業出海的利好消息不斷涌現,不管是國際投資者還是中國市場,對中國企業創新能力和價值的認知迎來了突破。
國內外資金層面,各國主權基金、養老基金等都注意到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不穩健性,對過去幾十年所謂“美國例外論”“美國資產一枝獨秀論”逐漸祛魅,開始尋求多元配置,對沖對美元資產過度集中的風險,全球資金正在增配人民幣資產。國內資產的信心筑底回升,此前沉浸在債券市場和定期存款中資金更加活躍,向權益資產和更高流動性的方向遷移。
邢自強認為,進一步提升市場信心,除了短期托底性政策,深化改革同樣重要。其中,推動社會保障體系改革,特別是提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對于提振內需將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他建議,“十五五”規劃中如能體現社保體系改革的明確路徑和時間,將有助于社會安全網構建更加齊全、邊際消費傾向進一步提升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