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佳木斯10月20日電(閆瀛錕 梁晨 記者姜輝)透過一方小小的手機屏幕,“赫哲故里”黑龍江省同江市的赫遼黑豬正“闖”入全國消費者年貨清單。這些重達300多斤的“年豬明星”,通過“生態養殖+電商直播”新模式,讓千里之外的食客們通過鏡頭見證黑豬成長,實現“云養年豬”的獨特消費體驗。
同江市“生態養殖+電商直播”新模式,讓千里之外的食客們通過鏡頭見證黑豬成長,實現“云養年豬”的獨特消費體驗。 同江市委宣傳部供圖近日,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漁業村,陽光透過棚膜灑進豬舍,黝黑健壯的黑豬正悠閑地在稻殼鋪就的“暖床”上踱步。駐村第一書記張繼偉正在直播間里介紹僅有兩三個月大的小黑豬。下播沒多久,今年4月份下單了一只小黑豬的四川顧客王成龍就發來視頻通話,詢問黑豬的長勢,并約定好豬肉寄送時間。
王成龍說:“我經常在網上搜索好吃的,也下單了不少東北土特產,包括黑豬和冷水魚。當時訂的時候是個很小的豬,想著過年的時候能處理好給我寄到四川來,一天天看著它長大,很放心。”
張繼偉說:“現在一共是300多頭黑豬,年底能出欄40多頭,我們線上和線下同步賣,線上賣得挺好,直播間里已經下單7頭了。小豬的時候就可以選,飼養完補個差價,都是冷鏈給運輸到家。訂完的豬,我們給打上標簽,直播的時候,顧客在家就能看到豬長多大了。現在很多人都是在過年前要吃年豬肉,到那時候我就給他發貨。”
目前,張繼偉正在打造二期棚舍,年前這些黑豬就能住上寬敞、舒適的“大別墅”。
張繼偉表示,二期建完以后,規模能達到一期的兩倍,明年準備建的三期比二期規模還要增加一倍多。
特色產業筑基,電商賦能增效,已成為同江市推動鄉村振興的鮮明主線。截至目前,同江市已培育特種養殖品種5種,其中2個已形成規模經營。街津口赫哲族鄉漁業村探索的“云認養+可視養殖”創新模式,通過構建全程可溯體系,讓大食物觀在基層落地生根,筑牢了產業發展的信任基石,為邊境鄉村的產業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勁而持久的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