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江蘇省南通市知識產權局、上海市嘉定區知識產權局和國家知識產權運營(上海)國際服務平臺20日在滬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構建橫跨長江兩岸的知識產權創新協作機制。
20日,三方攜手構建橫跨長江兩岸的知識產權創新協作機制。國家知識產權運營(上海)國際服務平臺供圖江蘇省南通市副市長李玲表示,此次,南通與嘉定、國家知識產權運營(上海)國際服務平臺攜手,是長三角一體化框架下協同創新的新起點,期待深化高價值專利聯合培育、跨境交易等領域合作,共建長三角知識產權協同創新“生態圈”。
據悉,上海與南通在產業協同上已形成“上海設計+南通制造”模式,“風光氫儲”產業鏈年產值超500億元;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江蘇省南通市與上海市浦東新區、江蘇省蘇州市簽署合作協議,開展聯合辦案、執法檢查等跨區域治理。
當天,以“賦能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的高價值專利運營新范式”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上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分論壇(簡稱:分論壇)暨第八屆知識產權運營大會舉辦。本屆分論壇由上海市知識產權局、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國家知識產權運營(上海)國際服務平臺主辦。
上海市嘉定區委書記肖文高介紹,該區發揮“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區”作用,完善政策體系,建設“政銀園企服保”平臺,深化跨區域保護協作,形成全鏈條知識產權生態;今年1月-7月高價值發明專利數達9628件,居全市前列。
為促進科技創新與金融深度融合,搭建金融賦能知識產權科創領域載體,分論壇現場分別舉行了浙商銀行和郵儲銀行“金融顧問工作室”的揭牌儀式。兩大工作室的成立,標志著金融與知識產權在科創領域的對接機制進一步完善;未來將聚焦“知識產權+人工智能”產業需求,為長三角區域科創企業提供精準金融服務,助力產業生態優化升級。
“AI正重塑全球專利、版權、商標領域格局。”當日,國家廣電總局原副局長樂玉成表示,要充分依托國家知識產權運營(上海)國際服務平臺,通過設AI專利加速審查通道、定AI內容版權指引、建AI商標智能服務平臺,強化專利保護、完善版權治理、創新商標服務。
上海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吳堅介紹,面對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新挑戰,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將人工智能、知識產權領域立法作為服務大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下一步,上海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將持續發力,與政府部門、市場主體、國際社會一道,不斷優化專利運營生態和科技創新創業環境,讓知識產權真正成為賦能未來、驅動發展的核心力量。
專利估值-“中知路”模型20日亮相。國家知識產權運營(上海)國際服務平臺供圖在分論壇上,專利估值-“中知路”模型同日亮相,該模型通過大數據技術破解專利價值評估復雜難題,實現“為創新定價”,為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提供精準價值參考。
據悉,圓桌論壇環節則聚焦“國際技術轉移與科技創新”核心主題,嘉賓圍繞主題暢所欲言,分享實踐經驗、碰撞思維火花,為國際技術轉移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提供思路參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