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晉中10月15日電 題:山西和順:新能源領跑、農業增效、文旅融合破局“煤”依賴
作者 劉小紅 鄭靜
在資源型經濟轉型過程中,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通過新能源崛起、特優農業壯大、文旅融合三大路徑,交出一份多元化發展的答卷。今年上半年,該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9%領跑全市,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3億元,鄉村旅游游客接待量增加30%,標志著這座傳統煤城正加速走向綠色未來。
在資源型經濟轉型過程中,和順縣通過新能源崛起、特優農業壯大、文旅融合三大路徑,交出一份多元化發展的答卷。和順縣融媒體中心供圖傳統能源產業煥發綠色動能
面對128.6億噸煤炭儲量與15座年產能超1300萬噸煤礦的產業格局,和順縣以智能化升級實現“富礦精開”。李陽煤業、隆華煤業通過產能核增、資源接續,泊里500萬噸現代化礦井建設提速,推動煤炭產業核心競爭力提升。
同時,21個新能源項目落地和順,總裝機容量達1900MW,占全市四分之一;6家瓦斯發電企業投產運行,上半年發電量1.15億度,產值超4300萬元。玉晶光伏壓延玻璃、圖晟交通工具玻璃等重大項目加速落地;甲醇汽車應用場景持續拓展,縣級獎勵資金達174萬元,構建“車、醇、運、站、捕”全鏈條生態。
和順縣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1.88億元,同比增長18.9%。
特優農業構建循環體系
依托北緯37度黃金農業帶與32.43萬畝耕地資源,和順縣將“和順肉?!贝蛟鞛閲业乩順酥颈Wo產品,形成“玉米秸稈—養牛—牛糞—還田;玉米芯—平菇—廢菌棒+牛糞—有機肥—還田”的“種植循環”農業模式。
目前,和順縣牛飼養量突破8萬頭,構建起“龍頭企業+家庭牧場+養牛園區”三級體系,帶動3000余戶農戶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增收。同時,香菇、平菇、木耳生產規模達1400萬棒,年產量1萬噸,建成全省最大反季節食用菌基地。
據了解,和順縣上半年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1%,“和順火麻油”“和順平菇”等10個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標志著農業現代化邁入快車道。
非遺IP賦能鄉村旅游新生態
作為“牛郎織女傳說”核心傳承地,和順縣深挖文化富礦,打造太行山水、夏養和順、愛情文化“三張牌”。投資建設的牛郎織女文化園、云端之上森林康養等文旅項目,與9條貫通43個行政村、13處景區景點的旅游公路形成聯動效應。
今年以來,南天池、走馬槽等景點火爆出圈,婚俗展演、古村探秘等體驗項目吸引游客超200萬人次,同比增長30%。精品民宿、鄉村酒店持續滿房,傳統婚俗儀式中撒喜糖等互動環節,讓游客沉浸式感受非遺魅力。
當光伏板在荒山坡上扎根,當特優農產品再添“國字號”名片,當深山村落端起“文旅飯”“康養飯”,和順縣這座曾經的煤城正用新能源、好農業、熱文旅,蹚出一條實實在在的轉型新路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