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9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0%,為近19個月以來漲幅首次回到1%。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9月份中國CPI同比下降,主要是翹尾影響所致。本月CPI-0.3%的同比變動中,翹尾影響約為-0.8個百分點,今年價格變動的新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
分類別看,食品價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83個百分點,是影響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食品中,豬肉、鮮菜、雞蛋和鮮果價格下降,合計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78個百分點。
9月份,中國核心CPI同比上漲1.0%,漲幅連續第5個月擴大。其中,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1.8%。工業消費品中,金飾品和鉑金飾品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2.1%和33.6%。
從環比看,9月份中國CPI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1%。受服務和能源價格下降影響,CPI環比漲幅略低于季節性水平。
董莉娟指出,當月,服務價格環比下降0.3%。其中,受暑期結束和中秋節較往年錯月疊加影響,飛機票、賓館住宿和旅游價格下降,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17個百分點。能源價格環比下降0.8%,其中受國際油價變動影響,中國國內汽油價格環比下降1.7%。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今年中國CPI呈低位溫和回升態勢。前9個月CPI累計同比下降0.1%,食品價格是主要拖累項;能源價格整體偏弱,主要與國際石油市場供過于求有關。隨著政策落地顯效,市場供求關系逐步改善,消費品和服務價格穩中有升,預計全年CPI同比實現上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