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0月14日電 (戴文昌 楊艷敏)“十四五”收官在即,甘肅省張掖市立足生態、能源等國家戰略使命,緊扣“一屏三地”定位,揚優聚勢,“十四五”主要目標基本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步履堅實,這五年發展實現蝶變。
10月14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收官‘十四五’ 爭先進位話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張掖專場。 楊艷敏 攝14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收官‘十四五’ 爭先進位話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張掖專場。據介紹,這五年,張掖市聚焦“礦、電、人、火”等關鍵環節,鞏固祁連山生態修復成果,推動祁連山生態環境從“由亂到治”向“由治到美”加速轉變。
這五年,張掖市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始終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量質齊升。張掖市委書記盧小亨說,從總量看,該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20年491.2億元增至2024年680.9億元,預計今年突破730億元,實現五年邁上三個百億級臺階。
張掖市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西漢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絲綢古道之重鎮,西北交通咽喉。市內自然景色宜人,生產條件優越,是該省商品糧、商品瓜果蔬菜生產基地。
為加快構建具有張掖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該市持續在實體經濟領域培育壯大現代種業、綠色蔬菜、張掖肉牛、優質奶業、戈壁節水生態農業“五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加力拓展現代農業發展“六個空間”。2024年一產總量達到174.5億元,民眾經營性凈收入達到11370元,高于全國3525元、全省5476元。
圖為張掖市黑河林場萬畝常青苗木儲備林基地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甘州區委宣傳部供圖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的發展關乎著農業命脈。盧小亨說,張掖市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技術優勢,為玉米制種產業提供了天然的“溫床”。2024年,該市制種玉米全產業鏈產值達110.2億元、較2020年增長115%,“張掖玉米種子”品牌價值達到192.4億元。
這五年,風光發電資源富集的張掖市,搶抓國家“雙碳”戰略政策機遇,抓實國家重要綜合能源基地建設,累計完成投資588億元,建成和在建風光新能源突破1000萬千瓦、增加903萬千瓦。
盧小亨說,為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十四五”期間,張掖市治理退化草地1000萬畝、沙化土地409萬畝,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較第四次荒漠化監測減少107.4萬畝、51.2萬畝,“綠進沙退”態勢持續鞏固。
無限風光在張掖,巨大潛力在張掖。未來,該市將繼續全力以赴干好這份“風光”事業,擦亮國家重要綜合能源基地這塊“金字招牌”,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更多張掖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