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陜西漢中10月9日電(李一璠 楊小芳)地處秦巴腹地的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青藤資源豐饒,當地百姓世代傳承藤編技藝。如今,這項古老技藝在傳承中創新發展,深耕國內市場,逐步提升海外影響力,正以“傳統工藝+現代審美”的新姿態走向世界。
漢中官方透露,來自陜西良順匠心實業有限公司的一批漢中藤編產品,經海關部門核驗后,近日順利啟運美國。這是該市第一筆以自主申報形式出口的漢中藤編訂單。
圖為漢中藤編產品。 胡梟 攝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漢中市稅務部門在開展國際稅收管理暨服務“走出去”企業活動時,得知部分海外消費群體對中國藤編產品感興趣,便一邊收集海外采購意向信息,一邊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遞給良順公司,積極推動并協助達成藤編制品出口交易。
“以前有過產品出口,但都是銷售給第三方外貿企業,真正自己做出口,完全沒經驗。隨著海外訂單增加,我們試著自己報關出口,卻摸不著門道。”陜西良順匠心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唐芳坦言。
了解到這一需求后,漢中市稅務局迅速抽調國際稅收條線業務骨干,組成“助力非遺產品出口工作隊”,為企業提供全程“陪辦式”服務,圍繞產品外銷一系列關鍵辦理節點開展全流程輔導,幫企業掃清“政策盲區”。
據了解,為助力企業順暢完成首單出口,漢中市稅務局主動對接該市第一批“走出去”企業提供指導幫助,即時同步出口業務推進情況,順利完成通關無紙化協議簽約、船艙預訂、提單確認、進口商清關信息確認以及出口報關等一系列事宜,幫助良順公司一步步完成藤編產品出口前各環節準備工作。
藤椅“起航”時,唐芳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從簽訂訂單到順利報關再到裝船啟運,漢中藤編告別了依托第三方公司的出口方式,我們終于實現了自營出口‘零突破’。”
據悉,2021年,漢中藤編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近年來,漢中市南鄭區積極探索“非遺+合作社+基地+農戶”以及“原材料基地種植+手工生產加工+線上線下銷售”的聯農帶農模式,帶動上千戶農戶入社,助力鄉村振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