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瑞麗10月6日電 題:中緬邊境云南瑞麗中秋僑味濃:一個月餅,兩地團圓
作者 羅婕
中秋佳節,在中緬邊境云南瑞麗沿邊產業園畹町片區內,熟悉的月餅味道飄香。剛投產不久的聶記新月樓食品加工廠中上演著別樣的團圓夜,一枚跨越國界的月餅,正把兩地團圓的味道延續。
“聶記新月樓”是緬甸一家傳承逾60年的老字號。1958年,緬甸華人聶子敬在臘戍創立新月樓餅莊,歷經四代傳承,這一枚小小的月餅成為緬甸華人社區和中緬邊境民眾的中秋節必備,見證中緬兩國無數家庭的團圓時刻。
“曾祖父最愛鉆研美食,他制作的破酥包、粽子、臘肉等深受緬甸華僑華人喜愛。”如今已是聶記第四代傳承人和工廠負責人的聶佳佳說,當年制作月餅時,曾祖父遇到月餅形狀難固定、餅皮容易出油等問題,都是當地華人幫忙出招,一次次嘗試下,才有了如今的口感與味道。
10月3日,剛出爐的雙料云腿月餅。 羅婕 攝在她看來,聶記月餅不僅傳承工藝,還融合風味。“我們的云腿月餅用云南散養土豬肉,搭配緬甸蜂蜜和堅果,甜咸交織成獨特的‘滇緬融合味’。因緬甸家庭人數多,我們制作雙份餡料的大一號月餅,讓它走進更多緬甸家庭。”
過去,聶記月餅多通過邊民互市進入云南,成為邊境民眾熟悉的味道。“我對云南毫不陌生,每年我們都會回保山祭祖。不僅如此,我還在中國求學6年。”聶佳佳說,早在十年前,家里就有在云南建廠的計劃,只為讓老顧客們買月餅更方便。今年,心愿終于落地實現,聶記在瑞麗沿邊產業園畹町片區正式投產,工廠引進4條現代化月餅生產線,全面投產后年產值預計可達6000萬元。
工廠落地瑞麗畹町后,不少中國食客聞訊而來,訂單也紛至沓來。目前,聶記在緬甸已推出11個口味,4種最為經典的味道已在畹町實現生產。60歲的楊美菊和老伴在現場品嘗后當即購買,她說,“這個味道,我們吃了十幾年,從來沒變過。”
“做餅如做人,容不得半點敷衍。”聶佳佳說,這是家族代代相傳的信念。從緬甸臘戍的傳統作坊到云南瑞麗的現代化工廠,變的是生產方式,不變的是對團圓的守望。
未來,聶佳佳計劃通過電商直播等方式,把帶有滇緬融合風味的月餅、糕點送上更多中國食客的餐桌。她還籌備在瑞麗姐告口岸開設跨境體驗店,讓消費者既能買到新鮮月餅,也能感受到多彩的邊境文化。
暮色漸起,聶佳佳與幾位親人以及數十位緬甸工人一同吃上中秋團圓飯。“很多工人從緬甸廠里就一起工作,認識超過十年,我們早已像家人一樣。今年中秋,我們在瑞麗和緬甸的親人們隔空舉杯,共慶團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