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衡陽9月18日電 (劉歡)為縱深推進“智賦萬企”行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精準服務大學生初創企業,9月18日,“一起益企”大學生初創企業服務周系列活動之湖南省“智能制造進園區”(衡陽站)活動舉辦。
項目簽約儀式現場。劉歡 攝近年來,湖南縱深推進“智賦萬企”行動,打造智能制造標桿示范,著力提升智能制造供給能力,智能制造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截至今年8月底,湖南共建成智能制造企業3015家、生產線(車間)4920條(個)、智能工位34309個;累計認定省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43家、標桿車間149家,基礎級智能工廠491家、先進級智能工廠174家,17家企業入選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
此外,該省發布六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推薦目錄,總數達263家;評選21家優秀供應商,16家企業入選國家“揭榜掛帥”項目;累計開展“智能制造進園區”活動22場,為160余家企業現場診斷、800余家企業宣貫政策。湖南智能制造供給能力、應用深度、生態活力均居全國第一方陣。
參會專家表示,智能制造的未來在創新,創新的活力在青年。為此,湖南將搭建三大平臺:“政策集成平臺”,推動政策資源向智能制造領域傾斜、向園區集聚、向大學生創業項目賦能;“要素保障平臺”,精準配置資源要素,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創新項目和創業團隊,解決“最初一公里”資金難題;“服務對接平臺”,常態化組織供需對接、技術交流等“精準滴灌”式活動,建立長效機制,成為連接產學研用的橋梁。
活動前期,南華大學、湖南工學院、湖南信息學院等高校的大學生創業代表與智能制造專家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衡陽化工、裝備制造領域的7家骨干企業,圍繞數據采集中臺、產線柔性改造、供應鏈物流協同等痛點“把脈問診”,形成診斷報告并現場反饋企業。
當日,智能制造改造、數字化轉型、產教融合三大類11個項目舉行集中簽約,涵蓋智能工廠建設、智能改造升級、數字孿生、校企創業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等重點方向。
參觀企業。劉歡 攝主辦方組織南華大學、湖南工學院60余名大學生赴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的“高端輸配電裝備數智精益卓越級智能工廠”參觀,現場觀摩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作業、生產管理、運營管理5個環節及“智慧設計系統”“離散型工藝數字化設計”等10個場景。
據了解,湖南將推動“一起益企”服務品牌深入校園、園區和產業集群,以“智能制造進園區”等活動為支點,撬動政策、資金、場景、人才向青年創客全面匯聚,讓智能制造成為點燃青春夢想、激發創新活力的“引擎”,為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建設注入新動能。
此次活動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行業事務中心、衡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湖南省智能制造協會、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湖南分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南研究院承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