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9月16日電(記者 楊陳)2025面向東盟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以下簡稱“東創會”)16日在廣西南寧開幕。來自中國與東盟多國的科技管理部門官員、院士專家、企業領袖,聚焦人工智能(AI)技術向善發展與普惠應用,攜手推動區域科技合作成果惠及民生。
本屆東創會以“擁抱智能共創未來”為主題,由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主辦,首次由馬來西亞科技創新部與東盟秘書處共同擔任支持單位。
圖為東創會現場。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供圖開幕式會場外設置了“人工智能+”互動體驗區,展示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等AI創新應用;場內采用實時翻譯系統、數字主持人、AI眼鏡等智能會務技術,為參會嘉賓提供沉浸式的科技體驗。
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盧新寧出席會議并致辭。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及機構高級官員分別發表主旨演講,表達加強區域科技創新合作的強烈意愿。中國科技部發布了《面向東盟人工智能賦能發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動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為進一步深化區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提供戰略指引。
當天還舉辦了第三屆中國—東盟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與第四屆中國—東盟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進一步激發中國與東盟青年創新創業熱情。
本屆東創會聚焦人工智能等重點合作領域,創新采用“高端研討+沉浸體驗”雙輪驅動模式,依托“一會一展”的特色架構,匯聚中國—東盟區域智慧、激發創新思維,共同擘畫區域科技創新新藍圖,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能。
據悉,自2013年首次舉辦以來,東創會已成功舉辦12屆,有效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國家政府部門、企業及機構間的交流合作,成為推動區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的關鍵平臺。同期舉辦的先進技術展已連續開展21屆,近5300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展示項目7600余項。東創會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科技交流、對接資源和商機的重要窗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