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中國核桃之鄉”美譽的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核桃種植面積約67萬畝,年產量約達5萬噸,年產值近6億元。核桃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8月中下旬是核桃集中采摘時節。走進山陽縣十里鋪街道郭家村核桃種植基地,20余畝的核桃林隨風擺動,樹影間青綠色的果實閃爍著光澤。農戶們揮舞竹竿忙碌采摘,現場一派豐收景象。
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山陽縣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政策對特色產業發展的撬動作用,以“政策精準滴灌+服務全程護航”模式,幫助核桃產業實現從種植、加工到銷售的全鏈條升級,助力產業蓬勃發展。
“前陣子核桃變黑落果,急得睡不著覺,多虧林業部門利用無人機噴灑農藥,保住了我家5畝核桃林。稅務干部還來講政策,按照這勢頭,年底又能增收2萬元,明年我打算再嫁接移植50株。”山陽縣高壩店鎮蘆垣溝村農戶吳公有說道。
吳公有所說的“政策講座”,是山陽縣稅務局助農稅宣隊在部分鎮村開展的“稅費政策大講堂”。近年來,該局主動對接農林產業主管部門,詳細了解核桃種植及產業鏈發展情況,借助農技輔導契機同步開展稅費政策宣講。今年以來,助農稅宣隊編制印發了涵蓋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等20余項內容的《專業合作社涉稅政策匯編》,累計開展自助開票操作輔導和政策宣講10余場,進一步增強了農戶種植信心。
2015年成立于山陽縣法官鎮兩岔口村的山陽縣香玲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各項政策扶持下,目前已打造無公害核桃基地2個,建成標準化核桃農業示范園,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帶動戶均年增收8000多元。全縣類似規模的核桃種植合作社共8家,年產量從2萬噸提升至5萬噸。
破殼取仁、研磨萃取、凈化殺菌……這是山陽縣家金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標準化生產線的工作場景。自2012年入駐山陽縣工業集中區以來,該公司已成長為集科研、生產、貿易于一體的民營企業。
“我們現有核桃露、琥珀桃仁、核桃粉、桃仁糖、桃仁八寶粥等核桃系列產品。企業發展離不開稅費政策的支持。”山陽縣家金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謝家金表示,“在產品研發和銷售過程中,稅務部門提供的‘一對一’精細化輔導非常貼心。尤其在加大設備投入、突破產業升級瓶頸階段,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政策應享盡享等舉措,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山陽縣家金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可年產核桃露1萬罐、琥珀核桃仁系列產品2000噸、南棗桃仁150噸,年銷售收入達4.3億元。核桃系列產品暢銷上海、北京、湖北、浙江等地,并在沃爾瑪、人人樂等大型超市批量上架。該公司先后被評為省重點進出口企業、中國100家最具發展潛力品牌企業,獲國家AAA級重質量守信用企業、陜西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稱號,“琥珀桃仁”榮獲“陜西省名牌產品”稱號。
山陽核桃制品以其殼薄仁飽、口感油潤香滑的特點,備受消費者青睞。消費升級離不開寬廣的銷售渠道。自中國網庫山陽分公司入駐以來,電商企業通過“中國核桃產業網”積極擴展線上銷售。山陽核桃還借助跨境電商銷往加拿大、東南亞等地。
稅務部門利用大數據云平臺,對線上銷售數據和申報信息進行比對,及時發送風險預警,督促納稅人合規經營。陜西智源食品有限公司便是產業升級中的誠信企業代表。該公司開發了核桃糖、核桃露、核桃油等系列產品,依托稅費減免政策和合規經營輔導,累計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減免稅9.45萬元。同時,積極拓寬電商渠道,產值突破8000萬元,帶動周邊310戶農戶年均增收1.2萬元。該企業先后獲得市級首批電商企業授牌和縣級電商誠信經營企業榮譽。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下一步,山陽縣稅務局將持續推動稅惠政策加速落地,讓符合條件的農企農戶懂政策、能享受、會操作,切實將稅費紅利覆蓋至中藥材、食用菌、茶葉、土蜂蜜、冷水魚等本地特色產業全鏈條,推動以“稅”助農、惠農、興農,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稅”動力。(文 王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