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范金萍)今年以來,商南縣錨定“保發展、護資源、惠民生、守底線”核心使命,以規劃引領定方向、要素保障強支撐、民生服務提質效、嚴格監管筑屏障,精準發力破解發展難題,為全縣高質量發展筑牢自然資源根基。
商南縣堅持規劃先行、謀定后動,高質量完成8個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心城區及8個鎮區詳細規劃、旅游布局與工業主導產業布局專項規劃成果均已完成。同步啟動年度16個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以精細化規劃賦能縣域發展。項目儲備持續加力,今年以來謀劃儲備民生保障、土地收儲、生態修復等六大類17個項目,為縣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破解要素保障瓶頸,提高用地服務效能,聚焦重點項目建設需求,全力推進中劍公司鐵路專線、西氣東輸三線閥室建設等15個項目征地拆遷,11個項目順利完成征遷,征收土地112.5畝,確保項目落地“無障礙”。嚴格落實用地供應計劃,高效推進用地組卷報批,土地動態巡查率達98.2%,實現土地資源“精打細算”。扎實開展自然資源執法監管,推進27家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完成覆土209畝、補植樹木11萬株、播撒草籽800公斤,3家礦山完成整合關閉,6家礦山制定年度恢復治理計劃,持續改善礦山生態環境。
商南縣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創新推出“二手房轉移登記+水電氣過戶一站服務、一窗聯辦”模式,獲評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二等獎、全省不動產登記創新案例三等獎。深化稅費改革實現“一次收繳、自動清分”,持續推進“收房即拿證”“交地即交證”改革,15個項目2960套房屋、14個項目分別實現“雙交”目標。聚焦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向責任部門交辦74個未化解問題及重點信訪小區,完成東畈、金福灣等2個小區1118套限價商品房首次登記,累計化解“登記難”問題136個,涉及房屋4514套,切實解決群眾“辦證難”困擾,用實際行動回應民生期盼。
商南縣嚴守耕地紅線,筑牢糧食安全根基。全方位強化耕地保護,以“6·25”全國土地日等為契機,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1萬多份、宣傳物品500多份,營造全民護耕良好氛圍。完成全縣永久基本農田現狀核實,精準掌握地塊實際情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庫地塊,為耕地保護預留空間。健全地質災害防治體系,編制印發《商南縣2025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等3個專項文件,構建“預防—應急—宣教”全鏈條工作模式。依托“4·22”世界地球日、“5·12”全國防災減災日開展宣傳培訓演練306場次,6349人參與其中,提升群眾防災避險能力。全面開展汛前隱患排查,組織689人次干部下沉一線,排查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151個、風險區137處,累計轉移避險群眾1249戶4439人。實現隱患點和風險區培訓演練全覆蓋,下發風險預警提示38期,聯合氣象局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45期,成功預報4起地質災害,提前轉移36人,高效處置突發情況,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