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劉 璇)近年來,丹鳳縣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管人才”原則,堅持招才引智與道德素質相結合,健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等全鏈條工作機制,用心用情用力涵養良好人才生態,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支撐。
筑巢引才,精準施策任賢能。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丹鳳人才工作的具體措施》,精準實施“商山英才”計劃,著力構建“政策引領+平臺支撐+精準引才”三維體系。依托縣級產業專家工作站柔性引進專家到企業開展技術“傳幫帶”,建立研發中心10個,申請技術專利25項,幫助企業引進6個科技創新團隊,解決了一大批“卡脖子”技術難題,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深化校地協同引才行動,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陜西中醫藥大學等高校設立“招才引智聯絡站”,柔性引進房玉林、王斌等專家人才56名,實現“引進一個專家、帶動一個團隊、做強一個產業”的鏈式效應。
多維賦能,系統培育激活力。聚焦四大產業集群和“菌藥果畜”優勢產業,全面推進“縣級產業專家工作站、鎮(街道)人才工作站、村(社區)人才工作室”三級人才平臺建設,先后建成全縣中藥材、葡萄酒、雙孢菇、核桃、獼猴桃、香菇等6個特色產業專家工作站。做深做實鄉土人才培訓,培養高素質新農人、鄉村CEO、電商網紅、文旅康養等實用人才2100余人。持續深化教育、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依托“青藍結對”“名師工作室”平臺,邀請南京名師開展送培送教、交流研討16批95人次,選派120余名業務骨干赴南京進修,邀請醫療專家來丹開展教學查房、手術示教、專題講座等活動380余次,進一步提升蘇陜協作、雨丹合作工作質效。
暖心留才,用心用情優保障。構建“走訪+座談+慰問”全周期關愛體系,建立季度走訪、半年座談、年度慰問常態化機制,精準對接人才需求,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健康體檢等保障措施,解決人才住房安居、子女入學等實際問題,切實加強對人才的關心關愛。深化人才激勵機制,深入挖掘各行業優秀人才典型,在全縣范圍內評選表彰突出貢獻拔尖人才10名,兌現獎勵資金10萬元,有效激發了人才服務縣域發展的內生動力。
知人善任,萬木爭榮善作為。把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作為培養鍛煉的最好課堂,深化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機制,完善“實訓基地+人才服務團”培養體系,建成棣花鎮獼猴桃產業人才實訓基地,依托云南大學、商洛學院等高校資源設立昊農飛鼠養殖公司等3個校外實踐基地,形成“院校理論教學+企業實踐操作+項目成果轉化”全鏈條培養模式。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組建葡萄酒產業專家服務團,通過“專題研修+田間課堂+技術攻關”方式,培訓葡萄專業技術人員、種植大戶800人,推動標準化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建設,以產業化帶動群眾致富增收,讓人才沃土在精耕細作中結出振興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