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金絲峽森嶺公園
突出核桃板栗,林業產業取得顯著成效。大力發展核桃產業,堅持政策引導、傾斜扶持,實現了良種建園、嫁接改造、良種苗木繁育、標準化管理的全方位、歷史性大跨越。商洛核桃面積、產量穩居全省首位,位居全國地市級前列,商洛被省林業廳命名為“陜西省核桃產業強市”,全市兩個核桃基地被命名為“國家級核桃示范基地”;區域特色產業穩步推進,堅持提質增效不放松,狠抓板栗產業發展,新建改建了一批規范化、良種化、標準化豐產示范園。全市板栗基地面積達到264萬畝,產量2.6萬噸。依托油茶豐產栽培示范項目,在商南、鎮安縣推廣油茶豐產栽培技術,推進油茶產業發展,推廣本地油茶良種5個,全市油茶面積發展到7.7萬畝;森林旅游增收日益凸顯,全市已建國家森林公園4處,省級森林公園5處,總面積達41萬畝,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晉升4A景區,商南金絲峽國家級森林公園晉升為5A景區。全市森林旅游接待游客900萬人次,帶動相關產業收入21億元;中藥材產業扎實推進,以建設西部現代醫藥產業基地為目標,積極打造“商藥”品牌,中藥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全市中藥材總面積達180萬畝,居全省地市之首;林下經濟蓬勃發展,林下經濟已由過去單家獨戶經營逐步向規模化、合作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涉林專業合作組織210個,入社成員3.4萬戶;以中藥材為主的林下種植面積達到78.21萬畝,以畜禽養殖為主的林畜養殖達到37萬頭,林禽養殖105萬只,林蜂養殖2.7萬箱,森林景觀利用面積18.46萬畝,林產品已成為商洛電商主打品牌。

市林業局召開全市貫徹落實新《種子法》加強林木種苗管理培訓班
突出機制創新,林業各項改革全面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制定了《林權流轉管理暫行辦法》和《林權抵押管理辦法》,統一了林地流轉合同規范文本,流轉林地8748宗70.57萬畝;林權抵押貸款取得突破性進展,貸款金額6120萬元,涉及林地1.95萬畝;政策性森林保險全面開展,公益林年保險面積達到819.34萬畝,以核桃、板栗為主的經濟林保險面積逐年擴大;國有林場改革穩步推進,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國有林場改革方案》,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對全市20個國有林場的性質、級別、編制、債權債務和人員結構等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為實施國有林場改革奠定了基礎。

商洛市國家核桃良種基地開展冬季核桃修剪培訓活動
突出項目爭取,林業保障能力不斷增強。項目爭取取得新突破,全市各級林業部門將政策研究和項目儲備作為常規工作,了解掌握國家政策取向和投資方向,積極爭取各級支持,不斷增強林業保障能力。全市爭取中、省各類投資22.46億元,其中退耕還林工程專項補助9.35億元,天保工程專項補助6.39億元,重點工程造林專項補助3.5億元,國有林場基礎設施改善9400萬元,核桃產業專項補助7000萬元。林業投資總量增長,結構不斷優化,縣區級社會投入積極性空前高漲;民生工程項目快速發展,退耕還林兌現、天保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國有林場棚戶區改造等林業項目成為最大的惠民工程。全市退耕還林工程兌現補助資金6.9億元,直接惠及31.5萬農戶98.1萬農民;天保工程為2688名護林員兌現管護費2.4億元。爭取國家林場危舊房改造任務3016戶,籌集財政投資近7000萬元;實施林區四級道路建設41.7公里,實施了國有林場飲水安全工程。擴大生態效益補償面積,提高生態效益補償標準,累計兌現補償資金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