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商洛市衛生健康工作紀實






郝玉鋒 陳紹利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首站就到商洛,讓商洛人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一年來,商洛市衛生健康工作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主線,緊扣“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圍繞“大衛生、大健康、大改革”發展格局,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全面決勝疫情防控戰和脫貧攻堅戰,聚力抓機遇、創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突出重點求突破,強化措施抓落實,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全面完成,衛生健康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商洛市被表彰為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商洛市衛健委獲得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三秦最美抗疫團隊、全省醫療衛生對口幫扶先進集體、全省2020年老齡宣傳通聯工作示范單位、2020年征兵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10多項,連續2年被評為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優秀單位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優秀單位。
新冠疫情防控成效顯著
面對特殊的地理位置、薄弱的救治條件和嚴峻的疫情形勢,市衛健委科學決策、超前謀劃,積極響應、迅速行動,指導全市率先啟動聯防聯控機制和Ⅳ級應急響應,為控制疫情輸入蔓延搶占先機、掌握主動。組建醫療救治專家組8個,治愈確診病例7例、排除疑似病例58例、解除集中隔離2003人、管理重點人員1.6萬名,較短時間完成了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接人員“三清零”,實現了確診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境外疫情“零輸入”,確診病例在環湖北13個地市處于最低水平。改造新建市、縣定點醫院傳染病區7個,規范設置發熱門診15個,建成城市核酸檢測基地1個、核酸檢測實驗室21個。累計完成核酸檢測26.95萬人份、抗體檢測8.5萬人份,檢測冷鏈食品環境樣本8498人份,為守住陜西東南門戶貢獻了商洛力量。
健康扶貧任務全面完成
全市1283個行政村實現了標準化村衛生室、合格村醫全覆蓋。鞏固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全面落實“先診療、后付費”“一降兩消兩提高”政策和“一站式”結算服務,貧困人口住院合規費用報銷比例達84.47%。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增加到30種,入院救治或簽約管理23898例,救治率為99.98%。組建家庭醫師團隊1011個,簽約高血壓、糖尿病等4種重點慢病患者7.34萬人,履約率達到100%。全市3.56萬戶因病致貧戶全部實現脫貧。邊緣戶、監測戶實行動態管理,消除因病致貧返貧風險。因病致貧核實基準率等3項指標全省排名第一,省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專題介紹商洛工作經驗。
健康商洛建設深入推進
全面推進健康商洛行動和健康細胞示范建設,創建省級健康機關35個、健康社區33個、健康村莊50個、健康學校50個、健康醫院15個、健康企業35個、健康家庭1200個,創建市級健康機關44個、健康社區23個、健康村莊134個、健康學校180個、健康醫院25個、健康企業35個、健康家庭2200個。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扎實實施醫療衛生機構廁所整潔專項行動,投入251.7萬元,整改廁所1143個,整改率為81%。商洛市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棣花鎮、漫川關鎮、金絲峽鎮、云蓋寺鎮、營盤鎮、下梁鎮6個鎮被命名為國家衛生鎮,創建省級衛生先進單位3個、衛生村8個。大健康理念逐步形成,全民健康水平不斷提升。
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市精神衛生中心、市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商州區婦保院高新院區建成投用,市中醫醫院改造提升項目、鎮安縣中醫醫院門診綜合樓項目等重點建設工程進展順利。持續推動以寧商協作、西商協作為重點的對口幫扶工作機制,爭取10所城市三級醫院、21所南京市區級醫院幫扶全市16家縣級公立醫院,累計派駐專家189人,培訓醫療技術骨干5760人次,引進新技術新項目53項。全面啟動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促進公立醫院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深入開展“民營醫院管理年”活動,持續加強民營醫療機構內涵建設。建成市級質控中心33個、市級救治中心5個,全市醫療質量控制向著標準化、規范化、同質化管理方向邁進。
深化醫改取得重大突破積
極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4家試點醫院嚴格按照醫院章程運行。深入推進薪酬制度改革,24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實行績效考核管理,全面落實“兩個允許”,醫院發展活力明顯增強。下發了《商洛市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組建各種形式的醫聯體16個,丹鳳縣、鎮安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掛牌運行。全市3家三級公立醫院、20家二級公立醫院、98所鎮辦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全部加入醫聯體。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全面推行藥品和醫用耗材“兩票制”改革,實行零差率銷售。基層醫療機構、二級醫院、三級醫院基本藥物使用率分別達到80%、50%、40%以上。
分級診療制度鞏固完善
組織參加各類人才交流會20多場次,招錄編內衛生技術人員576名。培養注冊全科醫生630名,每萬常住人口擁有全科醫生2.61人。持續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3家鎮衛生院達到推薦標準、22家鎮衛生院達到基本標準,創建省級示范中醫館7家。通過網絡集中培訓基層醫務業務骨干241名、村醫3146名。市中心醫院遠程診療平臺覆蓋81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并與心醫國際、省衛健委等遠程平臺實現了數據對接和資源共享,有效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市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2.61%,達到了縣域內就診率提升、基層首診率提升、基層住院率提升及公立醫院診療人次下降、縣外轉診人次下降的良好效果,群眾看病就醫更加方便快捷。
公共衛生服務日益規范
建立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綜合評價考核體系,持續提升公共衛生項目規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免費提供12類46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面落實艾滋病、結核病、出血熱等10種重點傳染病專病專防策略。建立健全傳染病預警監測工作機制,傳染病直報網絡覆蓋率、傳染病報告率達到100%。規范設置預防接種門診128家,其中數字化門診38家。免疫規劃疫苗全面實施掃碼出入庫、掃碼接種,接種率均達到95%以上。高血壓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健康管理率均達85%以上。扎實推進塵肺病三年攻堅行動,開展專項督查4輪次,建成職業病診斷機構1家、體檢機構9家、塵肺病康復站(點)8個,規范管理救治塵肺病患者7000多例。
重點人群保障不斷加強
規范實施國家婦幼健康服務保障工程、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等婦幼健康項目8個。產前篩查率、新生兒疾病篩查率分別達到73.94%、96.37%,年度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4.49/10萬、1.39‰,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科學應對人口老齡化,建成醫養結合機構4所、設置床位710張,商南縣老年護理院、山陽縣豐陽老年養生公寓被命名為省級醫養結合示范基地。積極開展敬老愛老活動,3人獲得“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稱號、2個機構獲得國家“敬老文明號”稱號,推薦“陜西省老年友好型社區”7個。為16.58萬名7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高齡補貼1.23億元、為15萬個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兌現獎扶補助3000萬元。
黨的建設工作全面加強
以“黨旗引領脫貧路”“健康服務促脫貧”和“三建三帶”“三進三服務”等活動為載體,“三好一滿意”黨建品牌被市委機關工委評為“示范黨建品牌”,市衛健委被市委組織部、市委機關工委授予“模范機關”稱號。持續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市直衛健系統創建示范黨組織13個,達標黨組織28個。不斷加強公立醫院黨建工作,為23家公立醫院核定了黨組織書記職數,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正式運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災工作,黨員累計捐款17.8萬元,抗疫先進事跡在市委機關工委“話初心·講擔當”欄目視頻展播。
重大項目謀劃進展順利
聚焦國家重點戰略,精準把握政策動向,兼顧“管當前”與“利長遠”,統籌“揚優勢”與“補短板”,協調“擴總量”與“優質量”,以打造“陜西慢病康養中心”“中國康養之城”為目標,以構建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衛生應急體系、綜合監管體系為重點,精心謀劃重大項目,以項目支撐“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初步謀劃重大項目54個,總投資83億元。通過商洛招商引資大會、“金秋季”教育衛生產業招商會等進行了廣泛推介。謀劃2021年重大項目21個,總投資28.92億元,其中市中醫醫院能力提升、4個縣級醫院規范化傳染病區建設等7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為“十四五”開好頭、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統籌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提升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為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