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壯大非公經濟。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針,全面落實鼓勵支持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決消除各種隱性壁壘,為市場主體“松綁減負”。引導民營企業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推動雙向對接,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升非公經濟發展層次。大力推廣PPP合作模式,激發社會資本活力。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社會環境,支持企業家專心創新創業。
(七)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這是建設創新美麗幸福商洛的內在要求。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深入實施文化建設工程,更好發揮文化思想引領作用,切實增強社會凝聚力、向心力。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創新方式載體,豐富活動內容,落細落小落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評選和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整治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推進誠信商洛制度化建設,進一步唱響主旋律、強化正能量。深入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鎮、文明城市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深化移風易俗、家風家訓傳承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扎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嚴格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對意識形態領域重大問題的分析研判,健全社會輿情引導機制,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導權。堅持黨管媒體原則不動搖,切實管好陣地、隊伍和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加強黨的歷史和形勢政策教育,精心開展追趕超越等主題宣傳,積極組織對外宣傳活動,講好商洛新故事,傳播商洛好聲音。著力加強網絡建設管理,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積極促進文化繁榮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引導文化資源向農村、向基層傾斜,形成覆蓋城鄉、標準均等、便捷實用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度挖掘商洛歷史、紅色、民俗、戲劇等文化資源,引導文藝工作者推陳出新,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順應文化發展新趨勢,推動文化與科技、金融、旅游、互聯網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擴大文化消費市場。
(八)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這是建設創新美麗幸福商洛的重要保障。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民主與法治雙輪并驅、兩翼共振,不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提高民主政治水平。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協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協依章履職,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正確貫徹黨的民族、宗教、僑務政策,加強同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團結合作,鞏固壯大愛國統一戰線。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改革創新,不斷增強群團工作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進一步鞏固擴大雙擁成果,開創軍政軍民團結新局面。
深化法治商洛建設。加強立法能力建設,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物保護等方面,穩步開展立法工作。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著力打造法治政府。深化司法改革,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全面實施“七五”普法規劃,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形成崇尚法治、信仰法律的良好氛圍。
創新社會治理機制。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理社會,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深入推進“平安商洛”建設,構建立體化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持續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嚴格落實維穩第一責任,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加強信訪法治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