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持續保障改善民生。這是建設創新美麗幸福商洛的根本目的。要主動順應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進一步提升教育發展水平。著眼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實施13年免費教育,繼續推進新一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穩步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推進教育改革,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快中小學標準化建設,解決好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大力實施“全面改薄”工程,改善農村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嚴格實行義務教育劃片免試就近入學政策,以教育公平更好促進社會公平。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完成市職教集團組建,支持商洛學院創建一流應用型本科院校,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
進一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把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統籌推進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監管體制、支撐保障六大體系建設,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分級診療制度,組建醫療集團和醫療聯合體,實行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推進縣鎮醫療服務一體化。加強食品藥品監管,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做好重大疾病防控,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抓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妥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廣泛開展愛國衛生和全民健身運動,以全民健康支撐全面小康。
進一步提升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實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深入推進“大學生創業引領”和“農民工返鄉創業行動計劃”,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扶持,統籌抓好各類重點群體就業。不斷提高統籌層次和保障水平,全面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深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實現市內異地就醫費用即時結算;健全低保救助、特困人員供養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機制,發展社會慈善和福利事業,保障婦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推動養老服務、殘疾人托養多元發展,建立覆蓋城鄉、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
(六)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這是建設創新美麗幸福商洛的活力源泉。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通過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弊端,通過擴大開放聚集先進生產要素,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狠抓重點領域改革。堅持目標引領、問題導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消費升級和有效投資良性互動。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加快“放管服”改革,深化國企國資、財稅、投融資體制等改革,健全要素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完善現代市場體系,讓政府更加有為、市場更加有效。以回應群眾關切為導向,統籌推進農業農村、教育文化、戶籍制度等改革,不斷擴大公共服務有效供給。以優化發展環境為重點,協調推進民主法治、社會管理、黨的建設等領域改革,努力構建充滿活力、更有效率的社會環境。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國內外友城交流合作,主動跟進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力促商洛二級陸路貨運口岸建成通關,著力打造內陸開放新支點。把招商引資作為對外開放的首要任務,堅持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突出綠色招商、資本招商,探索境外招商,新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持續抓好省級特色出口基地建設,以光伏產品、生物醫藥、農特產品出口為重點,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促進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入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延伸產業鏈,加快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深化科技管理和資源統籌改革,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進“四主體一聯合”,支持企業建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搭建一批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平臺,突破一批關鍵技術,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推動商洛高新區建成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聚集創新資源、吸納創新人才,使其成為商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高地,更好發揮引領全市經濟轉型升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