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俊
(2016年12月19日)
同志們:現在,我代表中共商洛市第三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中國共產黨商洛市第四次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沖刺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大會的主題是: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適應新要求,把握新形勢,落實新任務,匯聚新能量,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奮力追趕超越、決勝全面小康,為建設創新美麗幸福商洛而努力奮斗。
一、五年砥礪前行,成就催人奮進
市第三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商洛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三期疊加”的復雜嚴峻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聚焦“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在搶抓機遇中乘勢而上,在深化改革中破解難題,在從嚴治黨中凝心聚力,順利完成了市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干成了一批強基礎、利長遠的大事,辦成了一批多年想辦而未辦成的難事,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十三五”良好開局,譜寫了商洛發展新的輝煌。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堅持狠抓第一要務不動搖,著力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預計,2016年生產總值達到700億元,是2011年的1.9倍,年均增長11.9%,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人均生產總值突破4500美元;財政總收入是2011年的1.8倍,地方財政收入比2011年翻了一番;固定資產投資是上個五年的2.8倍,興建了一批補短板、蓄動能的重大項目。西康、西寧鐵路復線建成投用,謀劃多年的山柞高速、商洛電廠、鎮安抽水蓄能電站全面開工,中藥材戰略儲備庫、動力電池、硅科技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西武、西渝高鐵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支撐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
產業升級步伐加快。堅持依托資源、依靠科技,力促傳統產業加快升級、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產值年均分別增長46.6%、33%,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勢頭強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1.6%,增速連年領跑全省;工業園區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商丹園區創建省級商洛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功獲批,新建省級縣域工業集中區15個,促進了企業聚集、產業集群和產城融合,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工業結構不斷優化,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3%,礦業占比下降5.9個百分點。以旅游為重點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金絲峽成為目前陜南唯一一家、全省第7家5A級景區,新建4A級景區8個,高A級景區數量名列全省前茅;精心打造了秦嶺生態旅游節和環秦嶺公路自行車賽兩大品牌節賽,成功躋身“中國旅游百強市”,“秦嶺最美是商洛”的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升;“互聯網+”、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新型業態蓬勃興起,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生態農業發展成為全省亮點,新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9個,農產品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被命名為全國首批“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多點支撐、多元帶動的產業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城鄉面貌變化巨大。堅持做強城市、做精縣城、做特城鎮、做美村莊,加快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1.5%,較2011年提高11.3個百分點。“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建設成效初顯,環城北路、商鞅大道、市文化藝術中心、商丹和商洛城市干線等“十大城建”工程相繼建成或基本完工,朝陽片區、通江路東側等“十大棚改”項目推進順利,南秦新區加快建設,城市功能日趨完善,聚集效應日益顯現??h城擴容提質進程加快,六縣縣城全部建成省級衛生城市和園林城市,縣域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亮點紛呈,12個鎮進入全國重點鎮,漫川關、棣花、云蓋寺等特色小鎮聞名全省,朱家灣、前店子榮獲“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探索出了“以鎮帶村、鎮村一體、服務景(園)區、連片開發”的城鄉統籌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