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商洛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牛勇
記者 汪 锳
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但它又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資源。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不斷增加,水、土地、能源、礦產等資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形勢日益嚴峻。在當前資源緊缺、環境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加強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是節約資源和合理利用資源的有效途徑,是在礦產資源領域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循環經濟,是實現我國人口、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措施,是我國礦產資源新戰略的理想選擇。
記者:我市礦產資源豐富,請您介紹一下具體的品種儲量、特點以及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
牛勇:我市地處秦嶺褶皺帶,有著較好的成礦條件,礦產資源也較為豐富,全市已發現各類礦產60種,已探明列入省礦產儲量表的46種,大型礦床15處,中型礦床24處,探明儲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鐵、釩、鈦、銀、銻、錸、水晶、鉀長石等20種,全市探明儲量資源潛在價值3650億元。由于受地質條件的影響,決定了我市的礦產資源多屬于復雜、難選、低品位、多金屬共生的礦產。其顯著特點是:貧礦多,富礦少;難選礦多,易選礦少;共生礦多,單一礦少。
目前,受資金和技術因素制約,我市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比較低,綜合利用率僅為20%,我市對礦產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才剛剛起步,現有113座礦山尾礦庫,存尾礦約4400萬噸,每年新增排放固體廢棄物約500萬噸。
記者:近年來,我市把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大力推進節約降耗,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在礦產資源領域推進循環經濟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牛勇:在礦產資源領域推進循環經濟的主要任務是:加強對礦產資源開采的管理,健全資源勘查開發準入條件,嚴格礦產開發方案的審查,保證礦產資源得到合理高效的開發利用,實現重要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對礦產資源綜合開發、綜合利用要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復雜共生礦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提高共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水平,實現綜合勘查、綜合開發、綜合利用。積極推進礦產資源深加工技術的研發,提高資源和產品的附加值,實現礦業的優化升級。開發并完善適合我市礦產資源特點的采、選、冶工藝,提高回采率和綜合回收率,降低采礦貧化率,延長礦山壽命。大力推進尾礦、廢石的綜合利用。著力解決在礦業開發過程中的廢氣、廢水、廢渣的處理,切實減輕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記者:我市循環經濟創建工作啟動以來,國土部門在提高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牛勇:近年來,市國土資源局在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把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納入全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二是優化結構,打造產業集群。商州區重點發展氟化工產業集群;洛南縣重點發展鉬產業集群、黃金產業集群、鉀產業集群;丹鳳縣重點發展石墨、水泥產業集群;商南縣重點發展釩、鈦材料產業集群;山陽縣重點發展釩、鎂產業集群;鎮安縣重點發展黃金、鉛鋅、水泥產業集群;柞水縣重點發展鐵產業集群。通過產業發展,推進商洛現代工業材料基地建設。同時,將全市15家螢石礦山企業按礦種全部整合給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公司、將洛南縣三個鉀長石采礦權整合給陜西大秦鉀業有限公司、將丹鳳縣三宗石墨采礦權整合給陜西辰翔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其中山陽、商南釩產業發展、柞水大西溝鐵礦產業發展已成為我市礦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典范。三是結合我市實際,出臺一系列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鞏固并實行有利于發展循環經濟的激勵政策和約束機制。對自覺關閉實心磚瓦窯廠,利用新型材料的頁巖磚場,在技術、資金、稅收等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幫助新型材料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積極申報節能、節水、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項目,努力爭取國、省資源節約專項資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