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三轉”,讓紀檢隊伍“變掌為拳”
“截至11月底,商洛市查辦案件682余件,查辦案件數連續兩年翻番。”這一消息,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百姓紛紛在網上為“反腐力度空前”叫好。
2013年以來,市紀委監察局深入推進“三轉”,通過整合、調整、重組等方式,對內設機構進行了全面調整。經過兩輪調整,紀檢監察室由2個增加到4個,監督執紀機構和人員均占機構總數、總編制數的70%以上。
為突出主業,市紀委還對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進行清理和退出,由108個“瘦身”到了8個。瘦身減負,使市紀委的工作重心更加清晰,執紀監督的拳頭也更加有力。
去年,我市在7縣區推行了鄉鎮派駐監察室制度,配備專職紀檢監察干部,全面履行行政監察職能,加強了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力量,把行政監察工作觸角延伸到了基層,解決了以往鎮辦紀委書記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面,實現了對黨員干部和非黨干部用權行為監督的全覆蓋。健全了市、縣(市)、鎮(辦)、村(社區)四級紀檢組織網絡體系,督促7縣(區)加強基層紀檢組織建設,形成全市紀檢監察系統上下“一盤棋”。
“2013年之前,鄉鎮紀委辦案幾乎為零。”柞水縣下梁鎮紀委書記茹遠波說,現在,他有了足夠的精力,今年前三季度下梁鎮已辦結案件4件。嚴肅查處黨員干部違紀案件,給全鎮黨員干部敲響了警鐘。
今年以來,商洛市紀委推行了紀檢組長集中辦公制度,收縮指頭,聚焦主業,“變掌為拳”加強監督檢查,有效提升了紀檢監察工作效率。
“三轉”,使紀檢監察機構攥緊拳頭,將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到監督執紀問責上來。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 1169件,立案682件,同比增長106.7%,給予黨紀政紀處分720人,移送司法機關45人。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近年來,市紀委從看似“綠豆”、“芝麻”大的“小事”抓起,鍥而不舍、馳而不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今年1至11月,全市共立案查處違反八項規定案件34起,處理違紀干部36人,同時,在全市開展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三難”問題專項治理和“庸懶散不作為”問題專項治理,點名道姓曝光12起。注重監督方式的轉變,堅持從問題導向入手、事后問責入手,由過程監督轉變為事后監督、履職監督和問責監督,對31起涉及民生政策、森林火災、安全生產、土地違法、文物管理監管職責不力的案件進行了責任追究并公開曝光。
今年8月11日,細心的網民發現,商洛紀檢監察網“三難”問題專項整治曝光臺對督導情況進行了通報,隨后,一次對明察暗訪中發現的48名違紀人員處理結果進行了指名道姓的通報。9月3日,又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5起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通過這一平臺,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全市反腐敗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的最新進展。干部群眾紛紛感嘆:“紀委更加開放了!”
嚴肅法紀,讓紀檢機構遠離“燈下黑”
“紀檢干部要以鐵的紀律加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做到心中有法紀、腳下有紅線,實現法紀落地、剛性運行,讓執紀者成為遵紀守法的表率,”在前不久召開的紀檢監察干部大會上,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黃思光說。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近年來,市紀委通過內部約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肅執紀等,加強內部管理和監督,嚴防“燈下黑”。進一步規范機關內部管理,先后制發會議、公務接待、車輛使用、考勤等管理制度,修訂完善了《案件查辦“十不準”》、《落實“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等19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