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衡付廣11月28日透露,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首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500萬件的國家,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6年位居全球第一。
與此同時,中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6.87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比重提升到13.04%;全球前5000個品牌中,中國品牌價值達1.81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直接產值接近9700億元人民幣,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11月2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北京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國家知識產權局當天下午在北京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衡付廣作整體情況介紹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說,五年來,全國知識產權系統通過加強知識產權頂層設計、深化知識產權體制機制改革、強化知識產權法治保障、推進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服務、統籌知識產權國際合作與競爭,有力推動中國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
其中,知識產權運用和服務方面,深入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成功推動一批專利實現產業化,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從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上線運行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各類業務“一網通辦”;國家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達到483家,實現省級層面全覆蓋;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分別共建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加大涉外等知識產權高端人才培養力度。
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方面,成功舉辦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五十周年紀念活動和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推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功締結兩項國際條約,“四邊聯動、協調推進”的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新格局加快形成。著力加強涉外知識產權保護,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體系,切實維護知識產權領域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
衡付廣表示,中國知識產權發展成就也得到國際組織的高度認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提升至第10位,首次躋身全球前十,擁有的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數量達到24個,連續3年位居各國之首,其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登頂全球首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