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8日電 11月28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郭伊均表示,非法傾倒處置固體廢物是一件讓人心煩的事,不僅事關全面建設美麗中國,而且若不嚴厲打擊,將會滋生非法傾倒處置固體廢物的黑色利益鏈,影響社會公平。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了為期三年的專項整治行動,目前行動實施進展順利,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及時動員部署。今年6月,《全國非法傾倒處置固體廢物專項整治行動方案(2025—2027年)》印發后,生態環境部立即會同有關部門召開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明確目標任務,壓實地方責任。
二是突出整治重點。以非法傾倒填埋危險廢物、工業固體廢物、建筑及生活垃圾等固體廢物和非法拆解報廢機電產品及設備等為重點,聚焦城鄉接合、拆遷地塊、行政交界等區域和山邊、水邊、岸邊地帶,以及河流湖泊、坑塘宕口、礦坑溶洞等生態環境敏感區域,全面開展排查整治。
三是廣泛征集線索。生態環境部和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均在官方網站上開設非法傾倒處置固體廢物問題線索征集專欄,同步廣泛收集網絡媒體報道問題線索,利用衛星遙感開展問題線索排查。截至10月底,僅生態環境部就收到群眾反映問題線索395條,獲得衛星遙感問題線索1634條,均及時移交地方調查處理。
四是扎實推動整治。生態環境部建立工作調度督辦機制,動態調度各地排查整治和移交問題線索調查處理進展情況。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地方,及時召開視頻會議提醒督導,推動整治工作走深走實。截至10月底,全國共排查點位(含溶洞)113738個,發現問題14037個,其中涉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等類別的問題占比分別為47%、27%和11%;已完成整改7433個,清理處置各類固體廢物2058.2萬噸;排查溶洞57516個,發現問題2411個,其中涉及生活垃圾問題約占93%;已完成整改2400個,清運處置固體廢物4.5萬噸。辦理涉及固體廢物行政處罰案件3082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38件。
郭伊均指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各地加大專項整治力度。
一是進一步加大督導力度。動態調度各地專項整治進展,及時通報工作不到位、問題較多的地方。緊盯問題整改不放松,對問題突出的地方及時開展督導檢查,確保整治取得實效。
二是進一步壓實地方責任。以衛星遙感隨機抽查和群眾反映、媒體曝光、執法督察等發現問題為依據,建立反映各地專項整治成效的考核評價指標,有效壓實地方責任,倒逼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看住自己的門、盯住自己的人”,杜絕在家門口非法傾倒處置固體廢物。
三是進一步形成強大震懾。進一步調動公眾參與的積極性,推動地方建立問題線索交辦、核實、整改等信息公開反饋機制,放大群眾監督作用,對非法傾倒處置行為形成強大社會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