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南隆回11月7日電 (向一鵬 陳斌)7日,在湖南隆回縣羊古坳鎮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再生稻高產攻關基地,湖南省作物協會組織專家測產顯示,該基地再生稻再生季畝產560.8公斤,加上頭季畝產877.4公斤,周年畝產達1438.2公斤,刷新中國再生稻高產紀錄。
據悉,羊古坳以前長期作為袁隆平院士的超級稻高產攻關示范基地,屢創高產紀錄。“經過4年攻關,終于實現了再生稻周年畝產從1300公斤向1400公斤的跨越。”該片再生稻田間管理團隊負責人王化永說。
再生稻周年畝產要實現突破,關鍵在于如何減少頭季收獲時的機械壓損率和品種問題。
“普通農戶種植再生稻頭季收割的機械壓損率高達35%,導致再生季平均畝產約200公斤。”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劉登魁表示,今年羊古坳基地減壓損的農藝措施實現重大改進,將機械壓損率降到5%以下。“水肥管理是降低壓損率的關鍵,尤其是曬田環節。”
11月7日,測產專家在隆回縣羊古坳鎮再生稻高產攻關基地進行再生稻再生季測產。(隆回縣官方供圖)劉登魁介紹,羊古坳基地種植品種甬優4949具有高產、再生季出芽率高、抗性好等特點,結合適早播種、合理密植、病蟲害高效防控等組合技術,產量有保證。
上述測產專家組組長青先國表示,目前湖南再生稻種植面積約300萬畝,若將羊古坳這套再生稻高產技術推廣開來,普通農民種植再生稻周年畝產可達1000公斤左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