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十五運會深圳火炬傳遞現場迎來一位特殊的“0號火炬手”——人形機器人“夸父”。該機器人由樂聚機器人全自主研發,中國移動、哈工大、通研院等生態伙伴提供技術支持。作為全球首個5G-A人形機器人火炬手,“夸父”在單臂1.6KG的負載下,以高度擬人的奔跑姿態,圓滿完成百米傳遞任務,成為本屆全運會科技創新的重磅亮點。
揭秘:“夸父”如何穩執圣火
“夸父”此次火炬的成功傳遞,是樂聚在動態運動控制、負重平衡、復雜環境適應三大核心領域的突破性成果。早在此前的技術展示中,“夸父”就因流暢自然的步態被網友譽為“最美步態”機器人,而此次為適配火炬傳遞的嚴苛需求,樂聚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通研院)組建專項研發團隊,在“夸父”原有標準化的量產機身上,升級了“運動控制小腦”,并與中國移動等單位攜手,打造了一條信息低時延“高速公路”。
亮點一:5G-A賦能,無需陪跑。
面對媒體、無人機與直播設備密集并行的復雜網絡環境,中國移動基于5G-A網絡,對沿線20余個站點進行了系統優化,保障上行速率穩定在15~20Mbps,可實時回傳機器人第一視角的超高清畫面,讓技術人員無需陪跑,也能確保機器人能精準執行“起步、奔跑、揮手、交接”等指令。
亮點二:量產機型,零改造出征。
從接到任務到正式傳遞僅1個月時間,樂聚團隊未對“夸父”本體進行任何特殊硬件改造,其形態與日常應用版本完全一致。通過多次實地測試(斜坡奔跑、持炬轉向、人機協同演練),“夸父”證明了人形機器人的場景泛化價值——同一臺設備既能勝任展廳導覽、工業搬運,也能快速適配火炬傳遞這類高動態、高協同任務。
亮點三:融合運控算法再升級。
研發團隊突破了傳統機器人步態固化的技術瓶頸,通過新一代運動控制算法,重點提升了奔跑時的“動態黏性”——從邁步幅度、擺臂節奏到身體重心的轉移,都高度擬人。針對1.6公斤火炬的持續負載,團隊優化了負載平衡算法,精準化解了奔跑中可能出現的重心偏移問題。即使在斜坡路段,“夸父”也能自主感知地形,實時調整關節姿態,全程步履穩健,完美契合真人火炬手的交接節奏。
從國際展臺到頂級賽場,“夸父”屢獲重任
回顧“夸父”2025年的足跡,可謂星光熠熠:
從年初在-20℃的嚴寒中于第九屆亞冬會火炬傳遞現場初露鋒芒;到在深圳、全國兩會擔任“記者搭子”,舉麥采訪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從深圳第34屆乒乓球亞洲杯萬人賽場為王楚欽、孫穎莎等中國健兒加油助威;到在深圳·米蘭雙城時尚周,身著苗族非遺服飾“走秀”;隨后,在中關村論壇以“科技辦會智愿者”的身份,完成迎賓導覽、科技秀表演、主持等多項任務;并在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上,作為全球首款5G-A人形機器人亮相,獲得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的現場點贊,穩穩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前沿科技力量。
這一系列在政治、體育、科技、文化等不同領域的“零失誤”亮相,是對樂聚機器人質量控制、軟件穩定性和場景適應性的極限壓力測試。樂聚已經建立起一套覆蓋研發、制造、測試到部署的全鏈條產業化體系。(人民日報客戶端廣東頻道 程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