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0月30日電 (劉忠俊 盧婷)四川省地震局10月30日對外通報,該局已與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以下簡稱“省民宗委”)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動推進民族地區防震減災工作,重點強化村寨、宗教活動場所地震災害風險防范,全面提升四川民族地區地震安全保障水平。
根據協議,此次合作以“開放合作、資源共享、統籌規劃、有序推進”為原則,將民族地區及宗教領域地震安全納入四川防震減災工作整體布局。雙方明確,將民族村寨、宗教活動場所防震減災工作納入行業“十五五”規劃及地方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完善活斷層避讓、風險防治全鏈條工作機制。
在風險防御能力建設上,雙方將聯合編制《四川省主要活動斷層附近宗教活動場所分布圖》,對斷層附近場所開展活動性鑒定,并研究制定治理方案;同步探索地震災害風險評估機制,實現震前感知、震時決策、震后評估全周期管理。針對宗教造像保護及古建筑抗震需求,還將聯合制定技術規范與改造指南,兼顧宗教文化傳承與安全防線構建。
科技支撐與基層服務是協議重點內容,四川省地震局將實時推送地震預警、烈度分布等關鍵信息,省民宗委則提供場所位置、抗震參數等基礎資料,為精準防控提供數據支撐。同時,雙方將推進地震預警服務向民族村寨、宗教場所延伸,開展定制化應急培訓與科普宣傳,編發多民族語言科普資料,發動民眾參與科普賽事,以“全民共建”凝聚安全共識。
據悉,為確保合作落地,雙方還將建立組織協調機制與不定期聯席會議制度,細化標準編制、科技攻關等重點任務推進路徑。四川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余書明表示,將通過務實舉措,把地震安全保障融入民族宗教工作各環節,切實守護民族地區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