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0月28日電 (記者 孫睿)記者28日從青海省西寧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局聚焦水生態改善與大氣質量提升兩大核心領域,靶向施策,使兩項關鍵生態指標均實現突破性進展。
截至9月30日,西寧全市地表水國控斷面優良比例達100%,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升至94.1%,同比上升2.9個百分點,六項污染物濃度呈現“四降一平一提升”態勢,“清水綠岸”與“西寧藍”交織的生態圖景愈發清晰。
圖為西寧市人民公園碧水藍天。西寧市生態環境局 供圖西寧市生態環境局水科負責人趙萍介紹,今年以來,西寧市湟水流域完成4條重點河流“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響應方案編制,推動河流管理從“泛泛施策”向精準防控轉型;針對生態環境部交辦的1526個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整治1515個,整治率達99%,剩余11個點位將于年底前收官,為湟水流域水質改善筑牢屏障。
“同時飲水安全保障同步升級,全市35個鄉鎮級飲用水水源地劃定工作全面完成,通過常態化隱患排查與季度水質信息公開,確保民眾喝上‘放心水’,農村千噸萬人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趙萍說。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我們以‘西寧藍’提質行動為抓手,構建科學治污閉環體系。”西寧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科科長張紫紅說,機制上,制定“冬防”“夏治”策略形成全域責任網絡;治理上,對56家重點涉氣企業開展技術幫扶,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還運用84套網格化微站、400臺餐飲油煙在線監測設備等科技手段,實現“技防+人防”全覆蓋。
“此外,我們還爭取中央、省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2億余元,推進13個重點治污項目,推動PM2.5和O3濃度同比分別下降3.6%、5.4%,NO2濃度降幅達15.4%。”張紫紅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