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26日電(曹丹)10月26日,2025年“國壽小畫家”浙江省少年兒童書畫藝術大賽頒獎典禮暨15周年優秀作品展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活動旨在以藝術為橋梁,推動浙江少兒綜合美育事業發展,激發少年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10月26日,活動現場。王剛 攝美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提升少年兒童審美素養、培育美好心靈的重要使命。繪畫作為美育實踐的重要載體,不僅是兒童表達內心、認知世界的獨特語言,更是培養創新思維、促進全面發展的關鍵途徑。
自2011年啟動以來,“國壽小畫家”活動已連續舉辦十五屆,已累計吸引該省近260萬人次參與。該活動不僅成為浙江省規模最大、最具權威的少兒書畫藝術賽事之一,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
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業務總監,浙江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葉壽華表示:“十五年來,我們始終秉持美育初心。本屆大賽在傳承經典的基礎上,尤為注重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堅持普惠與包容原則,同時兼顧專業性和國際性視野,旨在持續為少年兒童搭建一個能夠啟迪心智、放飛夢想、表達‘真善美’的平臺。”
本屆大賽設置了“星際冒險·創繪宇宙奇旅”“夢想劇場·創繪成長之路”“未來萬象·創繪智慧生活”“時光穿梭·創繪歷史新影”等四大主題,吸引該省3周歲至16周歲少年兒童踴躍參加,共征集近6萬幅書畫作品。
經過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及浙江畫院等多方評委的嚴格評審,最終評選出35幅金銀銅獎、65幅百強獎和400余幅優秀作品獎。
10月26日,活動現場。王剛 攝“我看到的不僅是嫻熟的繪畫技巧,更是孩子們對星際冒險的想象、對成長之路的記錄、對智慧生活的奇思妙想。”中國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說,“國壽小畫家”活動不僅培養藝術技能,更致力于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讓少年兒童學會用審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用創造的精神面向未來。
“作為國家主要對外傳播機構,我們始終致力于做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者、中外文明交流的促進者。”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黨委書記、社長柴燕菲表示,“‘國壽小畫家’正是我們傾力打造的一個重要文化傳播IP。我們不僅關注孩子們筆下的技法與色彩,更珍視他們作品中所蘊含的純真情感、文化基因和時代印記;我們延續并深化公益傳統,讓藝術的陽光照亮更多孩子的夢想,彰顯主流媒體在新時代的社會責任擔當。”
美術教育在培智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現場,杭州市楊綾子學校校長俞林亞表示,“通過參與專業藝術活動,學生們不僅獲得專業指導,更增強了社會適應能力,同時也讓社會大眾更好地了解和關注心智障礙群體。”
開幕式上,6只機器狗以一場科技感十足的開場舞點燃全場,在精準的舞步與燈光交互中,藝術與科技在這里深度融合。
在頒獎典禮中,主辦方為榮獲金銀銅獎、百強獎、優秀作品獎的代表頒獎,并設置“我要專家評”環節,邀請書畫專家對獲獎作品進行專業點評。
專家們在交流中指出,隨著AI繪畫、VR創作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浙江各地正積極將其融入美育課堂,逐步構建起虛實結合、互動沉浸的新型藝術學習空間,為少兒美育注入全新活力。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學會理事、浙江省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王敏杰表示,本屆大賽參賽作品題材豐富,涵蓋國畫、水墨、素描、版畫、剪紙等多種形式。“近五年,參賽作品呈現出從‘程式化’向多元風格轉變的趨勢,這一變化充分展現了孩子們在美術創作領域的整體水平,也彰顯出他們蓬勃的創作生機。”
為順應數字化浪潮,本屆大賽在保留傳統書畫類別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數字作品征集范圍與評審權重,體現了“文化+科技”融合的創新探索。
10月26日,活動現場。王剛 攝作為十五周年的特別獻禮,活動現場發布了《15年15人》專題片。影片聚焦與賽事共同成長的親歷者,通過記錄他們的藝術軌跡與深度訪談,串聯起“國壽小畫家”十五年的發展脈絡,深刻詮釋了其不凡的歷程與深遠的社會價值。
當日,“一五一拾·時光會說畫”15周年優秀作品展正式啟動,集中呈現了第十五屆國壽小畫家浙江賽區的優秀作品。在畫展互動區,小朋友們借助華為MatePad Pro系列及“天生會畫”App進行電子繪畫創作,以數字筆觸呼應展覽主題,展現出科技賦能下當代少兒美育的無限可能。
活動現場,三大主題市集也同步亮相:楊綾子公益市集傳遞愛的溫度;華為終端系列產品智慧市集點亮科技未來;“消保國壽潮”知識市集則為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據悉,本次活動由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浙江畫院、中國美術學院社會美育學院權威指導,由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新聞發展中心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