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0日獲悉,以“數智賦能教學,中文聯通世界”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研究生國際中文教育案例大賽(簡稱:大賽)全國總決賽在華東師范大學成功舉辦。
第二屆中國研究生國際中文教育案例大賽全國總決賽舉行。(華東師大供圖)榮獲冠軍的華東師范大學“三毛尋蹤隊”,由國際中文教育專業的3名中國學生和2名留學生(來自古巴和越南)組成。據悉,他們的案例源于一次“未達預期”的教學實踐。“失敗”的教學預設讓團隊意識到:文化教學不應是單向輸出,而應尊重學生的認知邏輯與學習需求。該隊隊長黃景蘭表示:“我們堅信,中國故事的未來不在課堂,而在現實;不在口號,而在共情。”
在后續的文化活動課設計中,黃景蘭開始關注“學生期待的文化體驗”以及教師在其中的角色,不斷完善自己的課程設計。
據悉,大賽設置了聚焦智能技術應用的“智慧中文”賽道、探索職業領域融合的“中文+”賽道、提升跨文化傳播力的“故事中文”賽道,以及注重本土化創新的“海外本土”賽道。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舒慧生介紹,大賽引導研究生聚焦人工智能時代的新趨勢,探索智能技術與中文教育融合的創新路徑。
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大賽共吸引來自海內外285所高校的3433名師生報名參賽。參賽的800多個案例內容涵蓋AI深度賦能各類教學場景、跨文化交流與國情教育創新、特定領域與場景教學實踐、教師成長與課堂模式創新等多個方面。
經過激烈角逐,106支隊伍獲得三等獎,70支隊伍入圍全國總決賽,爭奪一、二等獎和冠亞季軍。在冠軍爭奪賽中,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的“三毛尋蹤隊”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哈爾濱師范大學的“中文π次方隊”榮獲亞軍;東北師范大學的“喜從天降隊”榮獲季軍。華東師范大學選手黃景蘭榮獲“最佳風采”獎。本屆大賽首次設立港澳賽區,獲得港澳地區多所高校積極響應。澳門科技大學“穿越智者聯盟隊”憑借以生活Vlog破解跨文化網課困境的案例,榮獲該賽區第一名。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于天琪強調,國際中文教育承載著促進文明互鑒與民心相通的重要使命,是具有鮮明實踐特征的新興交叉學科。她鼓勵青年學子厚植家國情懷、精進專業本領、敢闖創新之路,努力成長為既懂教學又擅研究的復合型人才。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全國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鐘英華指出,大賽搭建起跨地域、跨院校的實踐平臺,展現了國際中文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探索與新成效,希望各參賽院校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與創新能力的融合培養,推動優秀案例成果轉化為真實教學實踐。
據了解,中國研究生國際中文教育案例大賽是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主題賽事之一,面向中國各高校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開展,旨在為他們搭建展示創新實踐能力的高層次專業平臺,通過比賽切磋,促進業內交流,助推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發展。本屆大賽在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及全國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與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的支持下,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華東師范大學承辦,澳門科技大學協辦。
據介紹,繼去年成功承辦首屆大賽后,華東師范大學今年再次承辦大賽。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吳健表示,將持續推動“以賽促學”向“以賽促創”深化轉型,探索數智技術與中文教育的深度融合。據悉,下一屆大賽將由西北師范大學承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