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鼎實,天下安。近年來,假冒化肥、種子侵權、侵占耕地等危害糧食安全的亂象時有冒頭。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人民網梳理了相關案例,以作警示。
氮肥冒充復合肥,農資“忽悠團”套路深
2023年2月,被告人張某、被告人司某在明知從被告人焦某處購買的化肥包裝袋為復合肥(標注氮磷鉀≥18%)、實際為氮肥的情況下,糾集被告人李某等十余人,先后在多地以復合肥名義進行銷售。該銷售團伙分工明確,由不同人員負責下鄉宣傳、游說農戶聽課、“專家授課”、協調發貨、應付管理部門檢查、登記收款、送貨上門等,通過免費宴請、贈送禮品等方式,標榜所售復合肥氮磷鉀含量高,系優質高效肥料,誘導農戶購買,銷售金額共計177萬余元。另查明,焦某銷售金額為87萬余元。經檢驗,涉案化肥氮磷鉀含量等均不符合標準,系不合格產品。
法院經審理,以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九十萬元;判處被告人司某有期徒刑九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九十萬元;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被告人焦某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人李某等人有期徒刑五年至二年不等刑罰,并處罰金,對其中部分被告人宣告緩刑。
以案說法
農資“忽悠團”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欺騙性強,流竄作案于農村地區。犯罪分子通過小恩小惠吸引農民參加“講座”,假扮專家推薦偽劣農資,利用打折促銷話術騙取錢財。農民朋友需提高警惕,謹慎選購農資產品,以防上當受騙。
良種培育不易,侵權必受嚴懲
2023年5月,江西省宜春市農業農村局收到匯某公司舉報,稱亞某種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韻N”水稻種子侵犯了“19X”品種權。經檢測,“韻N”與授權品種“19X”為相同品種。經查,亞某公司未取得“19X”品種權人授權,生產15625公斤該品種的水稻種子并銷售給沃某公司,銷售價格為9.6元/公斤,銷售金額15萬元,沃某公司將購買的水稻種子在江西全省范圍內銷售。經調查、調解,宜春市農業農村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有關規定,責令當事人亞某公司停止侵權,處以法定罰款數額最低限度(貨值金額五倍)10%的罰款7.5萬元。亞某公司將違法所得全部賠償給被侵權方。
以案說法
種業侵權侵害品種權人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甚至可能引發生產事故。實踐中,以套牌侵權和真假混賣進行疊加式的新型侵權模式時有發生,在此呼吁消費者選擇證照齊全、信譽良好的經營單位購買種子,發現假冒偽劣及時舉報。
占用耕地搞文旅,堅決打擊沒商量
2023年5月,根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移送案件,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公安局偵破安陸市張某祥等人非法占用農用地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經查,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犯罪嫌疑人張某祥、左某華等人在未取得用地審批手續的情況下,以開發農村文化旅游項目為由,擅自在安陸市洑水鎮3個村農用地上施工修路、平整土地并開采土石20余萬立方米,造成203畝農用地(其中永久基本農田26.5畝、一般耕地41.5畝,其他為林地等)種植條件嚴重毀壞。2024年1月,孝昌縣人民法院判決張某祥、左某華非法采礦罪、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二個月并處罰金6萬元、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7萬元。
以案說法
鄉村文旅熱,令土地供需矛盾顯現。面對社會資本下鄉,相關單位和個人必須時刻繃緊守護耕地紅線的弦,從事各類建設依法依規使用土地,堅決杜絕非法占用、毀壞耕地等違法犯罪行為。
(綜合最高人民法院、農業農村部、公安部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