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青島9月1日電(王禹 張晶晶)2025年生態環境部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與海洋環境保護國際研討班1日在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的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開班。來自南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學員,通過此次研討班進一步提升海洋環境保護能力水平。
9月1日,2025年生態環境部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與海洋環境保護國際研討班在山東青島開班。王一凡 攝中共青島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丁安輝表示,此次研討班由中國海洋大學和山東大學聯合承辦,將使項目影響力持續提升,受益面不斷擴大。“希望參訓學員在收獲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多多體驗中國、感受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雪鵬表示,學校將進一步發揮學科特色與資源優勢,聚焦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與海洋環境保護,積極研討提出解決方案,持續深化與各國政府有關部門、教育科研機構和社會企業的多領域合作,為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提供支持,為加快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貢獻。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副校長李盛英表示,本次國際研討班是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一次積極探索,相信通過雙向學習和多邊對話,能夠進一步增強各方應對氣候變化的綜合能力,凝聚起更多共識與智慧,為推動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共建人類美好未來作出實質貢獻。
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主任委員會副主任、海洋碳中和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平介紹說,本次研討班以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與海洋環境保護為主題,共設置18項主題課程,結合考察研學、文化體驗等多種形式。
據介紹,本次培訓班由生態環境部主辦,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碳中和創新研究中心聯合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承辦,青島市生態環境局、中共青島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管委會、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等單位協辦。(完)